“引领”突破 “融合”蝶变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5-02-21 08:46:07在刚刚闭幕的首钢科技与管理创新大会上,集团党委作出“聚焦‘收好两个官、打牢一个基础’,深入开展‘一引领两融合’,真抓实干、反复冲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的安排部署,深刻阐释了首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分析了外部环境与内部挑战,进一步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首钢的科技创新之路并非简单的技术突破或管理优化,而是坚定不移走好“一引领两融合”新质生产力战略路径,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协同,进而形成显著竞争优势,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深入开展“一引领两融合”,核心驱动是技术创新。新能源用钢的从“0”到“1”创新、汽车用钢的高端化突破,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全环节安全高效开采铁矿,崛起新时代城市复兴新地标……一次次首创之举,一次次敢为人先,有力佐证了首钢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产品结构的高端化、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服务未来产业布局中,实现多点突破、全面开花。这种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捕捉和精准响应。但面对外部钢铁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呈现“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特征和内部打造比较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技术创新工作对生产经营支撑还不够的多重挑战,我们更要深刻认识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必须加快步伐、坚决做好。要坚持“问”在市场、“落”在现场,站在落实国家战略需求、北京市城市战略定位、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抢抓市场结构性机遇,锻长板、补短板,以技术创新提供高质量供给,打造企业比较竞争优势,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深入开展“一引领两融合”,构建了一个富有活力的系统,营造了一个协同创新的综合环境,凸显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融合”之变。首钢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各领域中的技术创新并非孤立进行,而是通过管理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了从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完整闭环。首钢冷轧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效率提升,向“新”求生,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第七家“灯塔工厂”;技术研究院向“新”求质,搭建APQP全周期产品研发平台,实现了与用户的高效协同开发;首钢环境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厨余垃圾收运监管范围从终端处置延伸到全过程,提升产业链服务能力……一项项从“1”到“N”的突破之举、亮眼业绩,生动诠释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同频共振、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并进。系统化的创新举措带来的“融合”之变,是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让我们顶住了市场压力,提升了竞争实力,擦亮了首钢品牌,让我们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随着5G、大模型、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置身于技术迭代加速、客户需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中,我们不能有半分懈怠,要树立系统观念、做好顶层设计,实现技术突破的“硬实力”和管理变革的“软环境”融合并进,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发力,推动发展质量向更高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转变。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等多个要素深度融合的生态。让我们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持续深化制度机制创新,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种风险挑战,苦干实干、反复冲锋、创新突围,激发效益改善、效率提升的动力,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贡献更大力量,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首钢场景中展现更大作为,见证新时代新首钢,永葆生机、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