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点亮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5-01-06 08:44:01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方向。首钢顺应数字化转型大势,全面布局“十四五”数字化蓝图,全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锻造“数智”长板,助力产品和服务能力提升。
2024年,经过建“底座”、打“桩基”,一张张“数字蓝图”变成一个个“现实场景”,为首钢高质量发展赢得新空间、注入新动能、汇聚新优势。这一年,首钢“三创”交流会召开,会议聚焦主题,深刻阐明了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明确了首钢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和目标任务,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汇集了力量。这一年,集团积极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坚持战略引领、数据驱动、业务主导、持续改进,推进数字技术与首钢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建设司库体系、集采体系、京唐无人仓储及智能物流管控、顺义冷轧“灯塔工厂”(二期)、矿业马城采选自动化、首钢园招商运营一体化平台、首钢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二期)等项目,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为全力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提供不竭的动力。
■ 以管理创新提升效率效益 用数字工具追求“四个极致”
“十四五”以来,首钢聚焦“健全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全面搭建集团信息化平台,利用数字技术统筹管理要素与业务流程,强化信息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深化系统应用,不断提高决策效率、执行效率,助力产业聚焦、产融结合和产业协同。
——伴随全生命周期,投资管理系统把好风控关。
“把权力赋予流程”是投资管理系统应用的核心思想,首钢以数字化赋能业务、风控、监督部门“三道防线”,推动风险管理从事中监督、事后完善向事前预防转变,为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投资管理系统上线后,计划外项目“断崖式”下降,存量项目体量、项目进度拖期率大幅下降,投资项目质量显著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支出与经营净现金流保持在合理比例,为集团稳步降低资产负债率提供了重要支撑。2024年,首钢持续强化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股权投资闭环管理;强化投资项目概算管理,概算审查环节线上监管。深入实施投资刚性控制,“三道防线”的覆盖范围大幅提高。
——用好“钱袋子”,司库体系把好决策关。
2024年,首钢司库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第二阶段资金结算系统在试点单位成功上线运行,实现“业务—财务—资金”互联互通,全面建成“8+1”司库体系。
谈到司库体系上线后对工作的改变,首钢股份首席财务师孔维维赞不绝口:“它将财务人员从日常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多分析、管理的工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司库上线以后,流程更为简洁,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间,减少了沟通成本,使资金管理更加高效。”首钢基金经营财务部资金负责人屈莹莹说。财务公司司库运营部陈思霖为记者演示集团票据风险监控时说:“司库系统上线后,我们通过应用数字机器人解决数据获取和数据入池,它准确率高,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监控和预警,集团全票据业务可视,数据分析层层穿透,风险点一触即达。”这些都是司库系统为职工工作带来的实打实的好处。
以司库体系建设为“纲”,坚持以司库体系建设统领资金运行,确保所有成员单位的资金信息可视、资金流向可溯、资金风险可控。2023年12月,首钢司库体系成功上线银行账户、资金集中、票据管理、外汇资金、融资担保、内部融资及司库决策分析“6+1”模块,打通端到端全业务链条,实现业务线上管理,台账、报表自动生成,完成“管理型司库”建设。2024年8月底,司库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第二阶段资金结算系统在试点单位成功上线运行。这一年,陆续推进资金结算、资金预算、外汇风险管理领域落地,进一步完善司库信息化系统功能升级,深化业财高效融合,强化资金预算约束,聚焦资源统筹及有效配置,持续降低资金成本,完成“价值型司库”建设。
——数字网格化,实现管理“一盘棋”。
数字化应用不仅实现了集团与各项下单位的业务“贯通”,还实现了集团各管控部门之间的业务“缝合”,真正实现管理“一盘棋”。到目前为止,首钢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全集团组织人事数据的统一、规范和共享;科技创新管理实现项目全链条、成果全过程管理;审计管理实现项目从计划、实施、报告到整改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法务管理搭建风险可视化底座,从事后完善向事前预防、事中监控转变;公司治理实现子企业股权架构、章程制度、治理结构、董监事信息“一键查询”;集团数字档案室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国产化,数字档案室获评“北京市高水平数字档案室”。
——赋能管理创新,效率效益逐步提升。
2024年,集团各单位聚焦企业卡点、堵点、痛点问题,坚持业务驱动,追求“四个极致”,全力推进建设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极低成本管理能力,通过数智技术应用实时监控和追踪各项成本、提升核心资源配置能力、优化劳动组织和提升劳动效率,实现成本精准控制。
走进首钢智新电磁一作业区轧后库,里边是一番“安静漆黑”的景象,无需照明、无人干预,地面轨道的AGV小车载着物料自由穿行,仓库顶部的无人天车自动侦测定位、精准取放钢卷,成为名副其实的“黑灯工厂”。在首钢冷轧镀锌生产线,贴标机器人正挥舞着灵活的手臂完成钢卷贴标检测,捞渣机器人正“不厌其烦”地进行扒渣、捞渣作业。“原来这些都是人工作业,不仅工作枯燥而且劳动强度大。”对于智能化带来的改变,首钢冷轧首席工程师崔伦凯感触颇深。在生产工序、物流、工艺管理等方面,机器人代替工人、电脑代替人脑,数智化的赋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劳动成本、增强了职工作业安全性,成本管理实现大幅度降低。
2024年,各单位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赋能的作用,主动作为,成效显著。首钢股份推进铁前一体化系统建设,推动计量、供应、生产、质量各业务紧密衔接,从信息系统层面建成操作统一、流程贯通的一体化信息平台。首钢京唐构建智慧物流管控平台,建立全场景物流调度模型,压减运输车辆60台,厂内运输费用同比降低10%。首钢矿业搭建智能采矿等四个平台,劳产率不断优化。财务公司推进RPA机器人应用,实现资金报表自动生成等业务场景,年均替代人工作业近4000小时。长钢焦化厂焦炉地下室智能巡检“机器人”开始试运行,提升了安全生产自动化管理水平,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安全系数,提升了巡检作业效率。贵钢钎具公司自主研发重型钎上下料机,实现成品钎自动切割,生产效率提升30%。
——赋能绿色发展,能效管理持续加强。
2024年,各单位发挥数字技术在提高能源效率、环境效益等方面的赋能作用,加速生产方式、服务方式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拓展数智技术+绿色低碳应用场景,促进减污降碳、节能增效。通过推进装备及工艺流程优化升级改造,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开展碳排放计算与碳足迹追溯。首钢股份创建碳排放监管系统,产品年碳排放降低3%。首钢京唐推进智能制造,焦化、高炉、转炉等工序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被评为“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首程时代中心运用智慧控制系统等,实现建筑综合节能率100%,年碳差值-43.9吨,成为北京市首例负碳示范建筑。
从“抢搭数字快车”战略部署到“织牢信息网络”纵深推进,集团资源配置能力、管理创新能力、风险预警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显著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用数智手段打造“金刚钻”
“一引领两融合”是首钢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首钢持续强化数字化赋能,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在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中构建新思路、谋划新路径、制定新举措。
——赋能研发制造,生产能力高效稳定。
技术创新引领始终是第一位的,首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形成适应首钢锻造“四个制造”长板的数智技术底座和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基础。2024年,首钢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积极探索多维度的创新应用,推动研发模式变革,质量管理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实现动态管控,推动了生产质量和效率提升。
“从以前不知道什么是‘知识图谱’到学习‘知识图谱’,又到构建‘知识图谱’,再到探索‘知识图谱’各项应用,我们成功构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面向客户的质量风险预防体系,冲压类客户质量抱怨减少60%以上。”首钢冷轧数字化转型办公室推进专员、“知识图谱”产品经理任君茹谈到功能开发时骄傲地说。首钢冷轧镀锌作业区技术质量工程师、锌层厚度产品经理于海文介绍,首钢冷轧开发锌层厚度模型可以实现不同钢种规格锌层控制的自动设定。其中,厚度模型基于大量锌层厚度和锌层闭环模型数据,可以不断进行“自学习”优化,从而确保锌层厚度达到钢种需求的最优值,实现锌层厚度反馈的精准控制。首钢冷轧作为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示范企业,推进“灯塔工厂”建设,运用数字化的工具和手段,开发“智能排程”“知识图谱”等67个用例,实现客户质量抱怨降低55%,生产制造周期缩短18%。在2024年的“三创”交流会召开的当天,首钢集团领导及部分参会人员到首钢冷轧参观学习,实地察看、深入了解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发展,切身感受数智赋能钢铁带来的成果。
集团各单位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发挥数智技术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特点,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广泛赋能。京唐钢轧部应用数字孪生技术,转炉冶炼过程无干预率达95%以上,碳氧积稳定在0.0015的高水平,冶炼周期缩短了2分钟,双炉生产连续突破纪录,生产率提升6个百分点,设备功能精度管理、模型自动化控制水平再上新台阶,实现1.1毫米吉帕级高强钢和0.8毫米薄规格产品批量稳定生产。首钢工程技术采用数字化BIM工具,完成万华化学3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获2024基础设施数字化光辉大赛“中国杰出项目奖”。技术研究院搭建产品先期策划(APQP)系统,实现对汽车产品研发全周期信息化管理,工序覆盖率100%,质量设计效率提升50%。首钢矿业推进智能矿山建设迭代提升,马城地采选自动化、智能化管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首钢矿投辽宁硼铁智慧矿山建设初具规模,目前构建了采矿、选矿、管控运维三大系统,实现生产设备前端数据实时预警,24小时线上自动巡检,外围泵站无人值守和磨选车间“黑灯工厂”。机电公司搭建经营管理系统,生产准备周期缩短1/3。
——注入数字动能,新产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随着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首钢不断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激发新业态、新模式,为高质量发展赢得新空间。
首钢新产业和培育产业围绕核心业务,注入数字化新动能,通过数智技术破解生产经营管理的短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适应下游需求变化,提升细分领域市场竞争力,锻造自己的“金刚钻”。首钢建设搭建“BIM+数字工地”平台,采购价格降低20%,合同回款率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首程控股驿停车打造智能化、人性化高端停车场,管理车位近30万个。首自信先后将市场拓展到首农、首开、一轻、北辰、通州大剧院等十余家北京市国企和事业单位,外部辐射到马钢、柳钢等十余家国企。首钢环境构建垃圾池智能管理体系,产线稳定水平提高4%,发电效率提高2.6%。首钢实业完成首实包装生产标准数字化项目上线,三条试点生产线全年共计节省包装材料镀锌板约190吨,节约人工成本约24万元。北冶公司推进ERP和MES系统建设。首钢吉泰安成本核算系统上线,满足外审的合规性要求,实现业务、财务数据可追溯。
■ 以商业模式创新粘合产业链 用数据要素加速服务升级
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首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抢抓市场机遇,在强化“产品+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差异化、精准化服务,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客户能力。
——以数字赋能服务运营,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2024年“三创”交流会上,股份营销中心以《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 增强营销服务价值创造之力》为题分享了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中集和首钢实现EDI平台对接,实现合同流、货物流、资金流在两家公司直接快速传递、共享,解决了钢铁行业与下游供应链数据交互一大难题。”营销中心做到了让数据流通起来,助力高效研发、高效制造、降低物流成本,推动“问”在市场、“落”在现场。
首钢形成了以股份营销中心为核心,钢铁基地和加工中心组合的集中统一、快速响应、运行高效的营销网络,有效保障了下游客户生产稳定。通过推广汽车钢、电工钢等供应商早期介入“精品+服务”模式,建设敏捷响应的用户服务体系,增强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参与度,实现智慧服务。客户可随时查询到每一个应用首钢电工钢的产品原材料数据情况,精准挖掘用户需求数据要素。
2024年,首钢持续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速演绎“制造+服务”的优势升级。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建设,打造智能化工厂、产线、工序。股份深化产销一体化系统应用,合同基本实现100%在线评审,订单分析时间由2小时降至10分钟。首钢地产搭建并完善“首钢地产首选好房”数字营销平台,推广至成都、北京、重庆、贵阳、天津五地分公司,构建智慧地产数字营销生态,来访客户处理率提升到99.78%,认购转签约率提升到95%。
首钢结合企业实际,应用数字化工具,提高分析预测、决策支撑、风险管控能力,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产业链服务能力。首惠产融上线京票V3.1版本、风控2.0版本,京票产品规模达145亿元,服务供应链圈突破3800家客户。创新推出“到货通”“发票通”“保理通”和“绿租宝”等产品,提升供金服务价值创造。
——以数字赋能经营能力,打造智慧产业园区。
面对市场需求收缩、空置率走高的市场环境,首钢园通过数字化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努力加快“后冬奥时代”首钢园“网红”流量变现,不断提升不动产经营能力和入驻企业服务能力,让企业“驻进来”,又能让企业“留下来”“发展起来”,打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形成与入驻企业共同“一起向未来”的发展格局。
2024年,首建投公司招商运营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北区716间可经营空间资产的一本账管理,相关业务处理效率提升20%以上。IOC动态呈现楼宇、产业、交通、停车、安防等系统运行情况,服务入园企业700余家,帮助多家企业获取政策资金支持。全年百人以上活动230余场,其中万人以上17场,入园游客1300万人次,带动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9%。端午、中秋、国庆假期,首钢园游客接待量均跻身北京景区前十,获评北京夜游新地标、全球首发中心。
近年来,首钢园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业务驱动为核心,以数据平台为载体,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为目的,继续深化数字园区建设,聚焦解决园区企业经营管理的难点问题,持续提高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思维能力和治理手段,把数字化转型落脚点放在能力提升上,以首善标准衡量自身工作,精心打造首钢服务品牌,提供更周到细致、更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在细微处体现“首钢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不动产经营能力和入驻企业服务能力,让游客和客户体验更便利、感受更周到,让园区服务更具温度、园区引力更具粘度,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北京首钢园区变身数字产业园,围绕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钢高地,形成科幻、人工智能、互联网3.0、航空航天等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型科技企业420家、占比67%,获批北京市首批“中关村特色产业园”。
当前,社会正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浪潮中加速向“数字蓝海”大步前行,首钢将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深入践行“一引领两融合”高质量发展方式,自信运用数字化赋能这把“利器”,扎实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未来,不断喷涌的“数字首钢”新浪潮,必定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