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球翻滚中的创新力量——记首钢矿业杨春创新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4-12-23 16:37:20
杨春(右二)与工作室成员探讨磨球产品发展规划。
创新成果
首钢矿业机械厂杨春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5月,主要致力于磨球、磨段研发等相关工作,工作室累计申请专利6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EI论文3篇)。工作室围绕钢球工艺标准、锻球岗位实操、热处理组织转变等技术,精研锻轧钢球工艺、工序,B3材质钢球性能深度研究、30毫米×35毫米和40毫米×50毫米轧段研发、锻造钢球产线升级、直径20毫米和直径25毫米轧球研发、轧段研发改进等项目。以过硬的产品性能开发国内外市场,国内开发新客户7家,年销售耐磨球(段)3500吨;国外年销售磨球(段)超2万吨。近三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80余万元,节约资金200余万元。解决了剪切机切刀焊接磨损高、机械手路径过长、热处理效率低等10余项瓶颈。
工作室名片
杨春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10人,其中技术骨干3人,分别是范学义、杨春、孟凯凯。领军人杨春荣获“矿山之星”荣誉称号,骨干成员孟凯凯获评“首钢劳动模范”,刘士华获评“矿山之星”。锻球生产工艺升级项目荣获首钢矿业科技成果二等奖。
创新故事
杨春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秉承“求实求进,求新求变”的工作理念。在日常工作中脚踏实地、默默耕耘,此为“求实”;在学习提升中孜孜不倦、追求进步,此为“求进”;在创新课题中积极开拓、破旧立新,此为“求新”;在不断超越中转变观念、提质增效,此为“求变”。通过精细操作,强化管理,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协力打造一流团队,创造一流业绩。
按下“启动键”着力建设产线新布局
时间回到2022年,彼时的耐磨钢球产业有2条产线:1条锻球产线,制作直径80毫米—125毫米耐磨钢球;1条轧球产线,制作直径40毫米—60毫米耐磨钢球。其中,锻球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兼容性不足,首钢矿业机械厂开始对锻球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改造初期,产线的合理布局不仅关系到建设质量和速度,而且影响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要做到布局合理,必须了解设备特性原理,创新工作室成员孟凯凯将自己“埋”进4本厚厚的说明书中学习消化。他回忆:“那段时间,每天早晨一睁开眼,满脑子就是测量与制定方案,有时连做梦都是这件事儿。”
工作室成员集思广益,终于高标准建成了半自动中频透热锻造耐磨钢球产线。投产后,每班从8人变成了6人,单班产量从15吨涨到18吨,提效显著。尝到了甜头,工作室趁热打铁,2023年和2024年共新建4条轧球产线,形成5条轧球产线、1条锻球产线的“5+1”耐磨钢球产线布局,让磨球项目部的生产要素实现了创新配置,促进了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倡导“小改进”着力提升加工效率
随着市场开发工作的持续开展,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工作室立足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将工作重心转向深入开展效率提升工作,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出“点子”、想“窍门”,为产线操作增添“智”感。
2023年初,项目部签订了海外大单合同,客户要求3月份完成集港,时间紧、任务重。面对严峻挑战,工作室致力于创新提效,在单头轧辊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双头轧辊。轧机运转一圈从生产一个耐磨钢球变成了两个,仅用10天就完成了耐磨钢球订单任务,创造了日装袋和发运新纪录。
随着轧段产品的成功开发,装袋过程中产品无法自由滚动成为制约效率提升的关键。工作室开展提效攻关,使轧段装袋实现“1.0版本”到“3.0版本”的跨越。传统“1.0版本”就是一袋一装,存在“不流畅”“装得慢”等缺陷;后来演变到运用轨道小车移动装袋的“2.0时代”;随着发货量增加,实现了“液压+气压”系统控制的“3.0装袋”,新版本实现减员1人,装袋效率提高2倍,同时也确保了本质化安全。
此外,工作室还对轧球产线生产过程进行写实,通过改造取料点位、调整产线运行参数和进料电机给定频率,将50产线的小时产量由1.5吨提升至1.62吨,效率提升8个百分点。此类典型不胜枚举,创新工作室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带来产线效率不断提升的底气,增添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打好“金算盘”着力降低成本消耗
瞄准目标市场,强化举措落实。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必须有自己的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就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方法。机械厂要求全体职工必须强化降低成本的意识,工作室也要不断运用创新方式,改进经营生产过程,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磨球项目部锻轧球产线均为热线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加热炉体冷却水和热处理淬火用水。一旦“5+1”锻轧球产线布局相应的用水量增大,如果热处理中水量不足,将会导致水温过高,轧球耐磨性降低。
工作室通过改造,在两条产线新增水路管路,既能使用中水,又能使用循环水,还能合理匹配淬火水量和水温,提高轧球轧段的硬度和耐磨性能,提升产品质量。新的水系统可以储存并循环利用水量约1000立方米,既能保证锻轧球工艺参数执行,又可每年节省中水费用约10万元。
在锻球产线的“机器人”操作中,工作室经过多次尝试,优化了机械手运行的路径,使其运行频率提高到每分钟8个节拍,年可节约电费6.4万元。
增添“动力源”着力培育技能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为了更好地推动创新型团队的发展,工作室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和指导,助力大家提升技能水平。
产线建设之初,磨球项目部只有两名轧机调整工。随着产线建设不断完善,产线数量增加和生产作业班次的调整,项目部急需轧机调整专业人员补充到生产一线。轧球班两名班长在做好日常生产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培训新岗位职工轧机调整理论知识,现场“手把手”传授轧机调整方法和轧机调整注意事项,“师带徒”的浓厚氛围带来了岗位人员技术的快速提升。以赵红禄、郭少金、曹凯为代表的轧机调整工迅速成长,新上岗的大学生李达、王泽一也在轧球生产一线不断历练,努力提升轧机调整专业知识,通过劳动竞赛、师带徒、技师工匠评比等方式,快速提升了职工轧机调整技能水平,多名职工已能够独立担当生产任务,为工作室增添“动力之源”。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必不可少。未来,杨春创新工作室将继续沿着钢球新材质研发及人才培养两个主攻方向,切实与技术培训、课题攻关等工作紧密结合,培养广大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助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用创新的加持,让钢球翻滚得更有激情、更有方向、更有力量。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