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钢要闻

创新擦亮“贵钢牌”钎具卓著品牌——记首钢贵钢钎具制造公司刘修杰创新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4-12-09 17:20:22

ac7949a4fa57b5991799383480a35181.jpg

刘修杰(右二)与团队成员进行现场课题研究。


创新成果

工作室带头人刘修杰,现任首钢贵钢钎具制造公司技术室主任。组织开展的“一种新型排渣结构的凿岩钎头的制作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导向式扩孔球齿钎头的结构”“一种用于凿岩的片状十字型钎头结构”“一种用于成品钎渗碳热处理淬火用吊具”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曾获首钢贵钢科技进步奖6次,刘修杰被评为“贵钢创新之星”。

刘修杰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创新、课题攻关、设备改造、工艺优化,加快了企业“提质降本”高质量发展步伐,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7项,擦亮了“贵钢牌”钎具品牌。

工作室名片

刘修杰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9月,成员有20人,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5名、高级技师2名、技师4名、高级工4名。成员包括贵州省劳动模范、首钢劳动模范及各专业骨干、岗位能手,涵盖自动化、机械、物理检测多个专业。

该工作室主要围绕钎钢钎具生产工艺优化、新产品研发、在线设备改造升级、工装夹具设计及改进、降本增效、TPM现场管理等开展攻关工作,通过专业协同、优势互补为公司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发挥了创新、创造示范引领效应。

记者手记

“以发现问题引导创新,以解决问题推动创新”,刘修杰创新工作室积极深入一线,挖掘产品创新,脚踏实地,攻关克难。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贡献有目共睹。面对产品攻关、项目研发等各项任务,他们始终保持着锲而不舍的心态,以谦虚谨慎的作风,孜孜不倦地挖掘探索。全体成员都在为做精做优“贵钢牌”钎具而努力书写着精彩答卷。

创新故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掌握先进制造技术与加工手段,并以极低成本运行,已然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刘修杰创新工作室凭借持续开展创新攻关活动,不断掌握先进技术和加工手段,着力解决生产难点和技术难题,为首钢贵钢钎具制造公司提升产品品质,打造比较竞争优势作出积极贡献。

技术攻关见实效

“客户和生产现场反馈的疑点、难点、痛点、堵点,就是我们工作室攻关的重点。”刘修杰介绍,只要客户或生产现场提出问题,他们便会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制定措施,反复摸索,反复验证,攻克一个个难题。

一次,有客户反映球齿钎头掉齿的问题。创新工作室迅速对寄回的失效样品进行分析、探讨,发现产品外观完好,合金齿磨损较小,由此推断掉齿原因可能出在生产过程中。

此后,刘修杰每天盯在生产现场,对加工过程逐一排查,认真收集测量数据。最终,得出同批次合金齿尺寸相差0.005毫米的结论。针对这一情况,他们迅速组建攻关小组,先后召开专题会2次,现场调研12次,走访市场5处,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调整螺纹退刀槽切削参数及刀具装夹长度,减小震纹;更换钻齿孔卡爪解决偏孔,减小合金齿粗磨、精磨余量,保证尺寸稳定;校对齿孔测量仪及更换磨损的测量头,确保数据准确;逐个测量齿孔并做好清晰标识;修复加工设备精度保齿孔精度及调整装配过盈量等。随后,将试制产品送到不同施工现场反复验证,最终确定了最佳参数。至今再未出现客户提出球齿钎头掉齿的情况。

针对作业区反映十字钎头加工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刘修杰创新工作室通过开展攻关,改进工序,减少下料、刨削、切断、钻孔等加工量,加工效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单件产品成本降低7.4元。

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创新工作室深入生产一线,不断摸索尝试,采取不同生产工艺,调整热处理参数,追踪产品使用情况,最终实现凿岩进尺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销售业绩节节攀升。

“延伸思维”攻难点

刘修杰创新工作室敢于打破惯例,突破岗位工作界限,以延伸思考的方式,化解各种难题。

首钢贵钢钎具制造公司成品钎正火装备与工艺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依然存在加热温度波动大(±50℃)等问题。创新工作室不满足于现状,当发现国内出现新技术时,立即报请公司,与重庆专业厂联合研制双工位自动上下料正火生产线。两套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缩小了加热温度波动范围,产品凿岩寿命提升30%,吨钢降耗达13.16%,生产效率提高了3.1倍,年增效90余万元,获得国家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刘修杰创新工作室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生产现场,科学分析,查找根本原因,针对成材率问题开展攻关。提出减少轧制非定尺料,将料头单独定尺,以此降低因头尾料引起的质量波动。通过这一举措,每年可增效45.6万元。

创新工作室成员在发现抽芯切割工序可自由切头时,意识到成材率还有提升空间。他们精心设计了切割定位装置,通过缩短定尺长度,R32接杆钎成材率提升了1个百分点。对于CrNi钢套管,以往一直采用实心棒进行加工,导致原料浪费。杨云通过网络查询,找到了国内相应的厚壁管,经大家讨论,确定改用厚壁管加工套管,成材率提升了3.19个百分点,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有力地拓展了产品市场,销售同比增长25%。

突破瓶颈抢市场

低碳合金锥形钎尾柄端面“炸顶”,G牌锥形连接钎杆(成品钎)杆体、钎肩、重型钎杆体、螺纹根部早期断裂等,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刘修杰创新工作室敢于啃硬骨头,突破束缚,重新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全面梳理,大胆尝试新办法,最终突破质量瓶颈,取得了良好效果。

随着凿岩装备水平的提升,常规H22成品钎逐渐淡出市场,而低碳合金锥形钎以其高韧性、耐冲击、高寿命等优势受到市场青睐。然而首钢贵钢钎具制造公司早期研发的低碳合金锥形钎,因尾柄端面“炸顶”问题长期未解决,寿命仅为国际顶端产品的50%,工作一度停滞。直到2023年,刘修杰创新工作室重启研究,不断探索、优化制钎热处理工艺,将试制产品送往国内各大型矿山、隧道工程进行现场凿岩试验70余次。根据试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相关参数。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持续改进,彻底解决了“炸顶”难题,低碳合金钢锥形钎凿岩寿命提升了132%,国外订单不断,国内订单也纷至沓来。截至2024年9月,订单同比去年增长40%。

此外,创新工作室还继续深化重型钎热处理工艺研究,采用先进控制技术,疏通了电池阀堵塞,解决了马弗罐漏气,调整了风冷塔进风口,同时明确了渗剂滴量,优化了热处理工艺,明确了不同规格产品渗碳、淬火风冷参数等。2023年底,渗层奥氏体+残余马氏体≤2级达100%。2024年9月,渗层奥氏体+残余马氏体≤1级达65%以上。2023年,首钢贵钢重型钎销售量达14.25万支,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创新工作室调整工艺后的H35系列R32螺纹重型钎正在开展新一轮对比试验,努力解决螺纹根部早期断裂问题。同时,也在加快低碳合金锥形钎、液压钎尾、螺纹球齿钎头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抢占市场制高点奠定基础。


公司声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