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钢要闻

首钢老工业区工业遗产上榜

发布时间:2024-10-30 17:20:44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首钢石景山厂区榜上有名。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承载了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沉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1919年建厂的首钢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首钢历经百年,发生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是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是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动写照,谱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走向伟大复兴的华彩篇章。

回顾百年征程,首钢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九四九年后,首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解放区率先恢复生产,创造了“基建投资大包干”经验并在全国推广,结束了有铁无钢、有铁无矿的历史,独立自主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率先研发成功高炉喷吹煤粉技术,入炉焦比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成为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引领者。

改革开放以来,首钢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从实行承包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实施搬迁调整战略到转型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成为中国工业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2011年以来,13次跻身世界500强。

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钢实施战略性搬迁调整。首钢通过搬迁调整,为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在区域协同发展及环境治理等方面更有作为,成为率先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平台和纽带,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锋队。停产后,首钢老厂区被命名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首钢紧密围绕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将老工业区的发展融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局,扎实推进首钢老工业区改造建设和转型升级,通过实现文化、生态、产业和活力复兴,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努力走出一条全国城区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绿色创新之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更新典范。

自首钢北京园区第一个改造项目——西十筒仓顺利改造成为首钢冬奥广场后,园区内的诸多工业遗存也纷纷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一高炉、三高炉、四高炉已分别完成改造成为So·Real科幻乐园,首发、首秀、首展的高端秀场和国际会展中心会展综合体;秀池改造后,地面部分为景观水池,地下部分为圆形下沉式展厅和能存放855辆汽车的地下车库;原精煤车间、五一剧场宿舍区等,改造成了“四块冰”;旧有的工业管廊、通廊系统,改造后成为了纵横交通、俯瞰整个园区的高线公园。在积极保护、利用原有工业遗存的基础上,首钢创新性地运用“城市织补”的方式,对园区工业遗存采取分区分策的保护利用策略,划定核心保护区、文化传承区和风貌协调区,融入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功能、新空间、新环境,既能延续“素颜”工业之美,也让工业遗存有了崭新的使用功能,形成了老工业区遗产保护及城市更新的“首钢模式”。

如今的首钢园,围绕“科技+”,打造了跨界融合的都市型产业社区,入园企业已达861家,航天科技、科幻元宇宙、人工智能等产业集聚,是国内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围绕“体育+”,充分发挥冬奥遗产再利用优势,多次迎来职业体育赛事和体育盛会,包括WCBA联赛、WTT中国大满贯赛事、国际雪联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大赛纷纷在首钢园举办,打出了“双奥之企”的体育名片;围绕“会展+”,首钢园已成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科幻大会、北京新年倒计时等永久会址,文化演出、旅游活动、新型消费等供给持续“上新”,自2020年5月开放以来,首钢园累计举办各类会展活动850余场、入园客流量超2400万人次。

目前,首钢积极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牢牢把握一高地、一支点使命任务,提升产业集聚能级,加快构建“1+3+X”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打造首都长安街西轴线上的重要城市功能区和“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公司声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