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钢要闻

为求“答案”勤实践 瞄准“症结”化疑难——记首钢吉泰安王刚创新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4-08-09 16:14:03

cb66b0a41f4f8cc7f1cb3af601568b81.jpg

工作室成员在讨论项目进度。

创新成果

工作室带头人王刚2022年获评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岗位技术能手。2023年王刚创新工作室获评“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光荣称号,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起草制定了11套最佳生产操作法,加快了企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工作室成立以来,积极围绕产线技术发展瓶颈问题,开展课题立项、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科技创新、技术交流等活动。


工作室名片

王刚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12人,王刚、杨庆松、张德汉、张文娟、胡静、郑晓丹、姜文婷、李竞雄、张哲、杨智、由晓敏、刘宇航等。其中研究生7人、高级工程师2人,成员包括首钢劳动模范、首钢模范共产党员及各专业骨干、岗位能手,涵盖了冶金、轧钢自动化、机械、物理检测多个专业,通过专业协同、优势互补,为公司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故事

女孩答完最后一张高考试卷,放下了手中的圆珠笔,走出了考场。爸爸妈妈早已恭候多时,妈妈一袭“旗袍”,爸爸手提“暖瓶”,两人各举一支“向日葵”,迎接他们的“宝贝”凯旋。“之前几科考试没敢整这出,怕孩子心里有负担。这考完试,也该放松放松了。别人都有的待遇,咱们也不能少。”爸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真地说。

他就是首钢吉泰安王刚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王刚。

对待生活认真 对待工作用心

生活中注重“仪式感”,工作中更是不甘人后,王刚多次在厂内举办的技能竞赛上拔得头筹。工厂的老师傅说,王刚1997年入职到工厂拔丝作业区生产线,干起活来不嫌脏、不怕累,遇到问题爱动脑子,当时就觉得小伙子身上有一股子热爱工作的钻劲和韧劲。

“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也行”,王刚憋足了劲,发誓要做好这道人生的“填空题”。

原来王刚创新工作室,跟闺女刚刚放下的圆珠笔的笔头用钢还有一段故事。曾经,小小的圆珠笔头让中国受制于人,长期以来都依靠进口。2016年,国内企业成功研制出含铅型圆珠笔头用超易切削不锈钢丝,与此同时,国外企业已开始研发无铅环保型超易切削不锈钢丝,继续保持其材料的市场垄断地位。

吉泰安公司与相关科研机构精诚合作,再次迎难而上,建立了国内首条集冶金、热轧、冷加工、热处理于一体的全流程圆珠笔头用无铅超易切削不锈钢丝产线。陆续攻克了I类硫化锰控制技术、氧含量精准控制、碱性炉渣控硫技术、铋碲合金化控制技术难题。然而心部、表面性能一致性要求大变形量拉丝控制的难题一直悬而未决。

调整变形角度、固定模具中心点、优化拉拔力匹配——一波操作下来,仍然无法实现突破性进展。“正着来不行,咱们就反着推”,王刚仔细观察每次试制产品的表面、性能。忽然他发现,大部分产品都有一定程度的“翘头”,这说明钢丝在拉拔过程中出现了应力。他马上顺藤摸瓜找到上一道工序,结果发现由于钢丝在拉拔环节变形量大,对钢丝的表面质量和高尺寸精度产生了影响。经过与攻关团队共同分析,终于查出了“症结”所在。为了使拉拔环节钢丝受力更加均匀,项目组提出了增加一组模具形成“双模拉拔”的生产方式。又经过十多次的实验,终于达到了材料高表面质量、高尺寸精度和高性能一致性的目标。吉泰安公司成功研制新一代环保型圆珠笔头材料,并获得5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再次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功夫不负有心人。攻关团队用行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王刚工作室的雏形也就此成型。

困难与希望并存 挑战与机遇同在

在“双碳”背景下,吉泰安公司既面临高性能新产品成果转化的机遇,也面临低碳生产和环保生产的技术瓶颈。这是一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高端铁铬铝电热合金是首钢吉泰安支柱型产品,主要用于电阻炉加热元件、变阻器、精密电阻和应变电阻,具有电阻率大、电阻温度系数小、抗氧化性好、使用温度高的特点。但铁铬铝电热合金在传统冷加工工艺中使用干粉拔制,因此无法避开涂层、润滑粉的粉尘排放;拉拔后无法避免使用酸、碱进行清洗去除;在细丝生产中,拉丝油的使用还会造成大量危废的产生。

王刚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专注于铁铬铝合金材料低碳、清洁、高效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为解决铁铬铝合金丝在拉拔过程中,因内应力导致出现加工裂纹的情况,工作室成员以此为课题,展开分析和实验。他们通过实践,使用纳米涂层模+辊模的组合拉拔方式,不但解决了多年来润滑剂中必须添加硫磺粉的“老大难”问题,大规格成品划伤裂纹的问题也迎刃而解,达到了改善铁铬铝产品纵裂缺陷、提高投兑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提高产能等目的。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实现了清洁化生产,还消除了安全隐患,实现多方面共赢。清洁化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整体提升了电热合金生产全流程清洁化水平,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北京金属学会专家组讨论一致认为,“电热合金清洁化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清洁化技术生产的产品符合欧盟RoHS环保指令,满足了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综合性能与美观度优于国内外同行材料,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该成果荣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同年获得首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创新无处不在 创意信手拈来

基于产线的创新,有精研机理的“大开大合”,也有汇聚点滴的“信手拈来”。基于岗位的创新,有时候不是“论述题”、不是“简答题”,只是一道“连线题”。

多年来,轧线轧机辊环的粘附物都是影响产品质量、造成夹杂缺陷的一大“元凶”。为了保证轧辊和轧制环境的清洁,都要安排产线职工定期用自来水进行冲洗,水压不稳时就会影响冲洗效果,也增加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这件小事,王刚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就连下班洗车时,他脑子里也都是这件事。一个没注意,就被洗车师傅喷到车上溅回来的水花弄了个“满脸花”。

“诶,这不就有了!”王刚难耐心中激动,立马将洗车机应用到辊环冲洗现场的好建议提报给了公司小改小革创新平台。很快“洗车机”变身“洗环机”,出现在了吉泰安生产线。“洗车机有了全新的用武之地。过去1个小时的活儿,现在15分钟就干完了。压力大、水头足,这个办法既省时又省力,真是花小钱办了件大事。”首钢吉泰安炼轧作业区轧钢产线邢建学职工高兴地说。

创新不是个人的一腔孤勇,而是一群人的奋斗共识。创新工作室全员借助首钢吉泰安小改小革创新平台,提报自己的好点子、好建议,加快了创新工作室的成长速度。常春浩蓝色工艺最佳操作法、金黄成品各点位最佳控制法等一系列成果,让王刚倍感欣慰。“名利双收”的业绩也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在近期评出的100余件创新成果中,工作室成员提报的数量占到了全体成果的四分之一,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创新热情。

“以发现问题引导创新,以解决问题推动创新”,在王刚创新工作室,类似的技术工艺案例还有很多。每一名工作室成员,都在为做精做优“首钢钢花”品牌高性能电热合金产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兢兢业业地书写着自己的答卷。


记者手记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立足岗位的创新,靠的就是脚踏实地。无论是“顺藤摸瓜”的“填空题”、“披荆斩棘”的“必答题”,还是“移花接木”的“连线题”,把现场的问题交给王刚创新工作室,总会得到想要的答案,或许还有意外的惊喜。面对攻关课题、产线难题,保持着谦虚谨慎、担当负责的态度,是他们一贯的做事风格。让我们为这些专业技术过硬且靠谱、普通且真诚,热爱生活的人喝彩!


公司声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