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钢炼铁部精准调控实现入炉氧气量平稳运行
发布时间:2024-06-17 16:47:10
职工正在认真监测数据。
高炉入炉氧气量的调控如同车辆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曲线起伏不定,难以捉摸。通钢公司炼铁事业部不懈探索、精准调控,成功实现了入炉氧气量的提升和平稳运行,为提高高炉冶炼强度、提产降耗创造了条件。
变思想:不讲客观寻找破解点
今年,通钢公司确定了坚定不移走以铁为纲、生产稳定之路。炼铁事业部按照公司部署,把确保高炉生产顺稳作为首要任务,瞄准影响高炉顺稳的因素,狠抓管理。
近期,炼铁事业部把入炉氧气量波动作为重点攻关项目,在源头查找问题时发现,能源事业部通过制氧机组,分别给炼铁和炼钢输送氧气过程中,受炼钢生产周期对氧量的需求变化影响,炼铁工序氧气供给会产生大幅度波动。
为了保持用氧量稳定,达到设定参数,炼铁事业部通过流量阀进行调节,但氧气输送速度慢,且精确度不够,导致入炉氧气量曲线在设定值上下10%的范围波动,给高炉稳定生产带来影响。为此,炼铁事业部第一副部长王有良表示:“外部条件客观存在,我们要转变思想,不讲客观,适应条件变化,内部挖潜,盯住氧气调节,在操作上寻求突破口。”攻关小组找准“病灶点”,确定基本思路,从内部操作入手,解决氧气输送速度慢、调节精度不够两个问题。
换思路:转向调节迎来新转机
为解决入炉氧气量波动问题,攻关小组成员设备管理室主任师林海林、2号高炉炉长刘文明、仪表班班长刘庆洋收集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经过多次调节流量阀发现,大范围调节时,精度不够,所以不能快速达到设定范围。
刘文明说:“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换设备,但换一个设备要十多万块钱,在公司全力降本的关键时刻,必须节省每一分钱,我们攻关小组开启讨论模式,想办法不换设备也能达到目的。”
不换设备就换思路。攻关小组多次进行现场调研、上网查资料、与对标单位联系、与厂家沟通,经过多次探讨,决定不能用老思想,哪块不好就调哪块,要打破惯性思维,不仅考虑传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还探索其他可能的控制参数。经过多次观察,攻关小组发现,流量阀动作时,压力波动小。氧气流量增大,正常情况压力值也会随之变化。能不能从压力阀入手,转变一下调节思路?思路的转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压力阀的调节,氧量迅速达到设定值附近,速度问题一下就解决了,但精度不够依然是一个难题。
转作风:敢想敢干带来好结果
为进一步提高氧气量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攻关小组决定在程序控制中完善PID调节功能。PID调节是一种成熟的自动控制技术,能够根据系统的实际反馈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自动调整流量调节阀开度,使系统输出更加接近设定值。但难点在于,要完成新增程序的参数设定,就要不断调整参数,反复试验。而高炉生产最怕的就是反复调整。
林海林说:“以前,要调整参数和修改控制程序都是等高炉定修时进行,将风险降到最低。但高炉定修一个周期就要等3至4个月以后,等不得也慢不得,生产时进行调节,我们压力巨大。” 高炉不调,生产不稳,必须给想干事的人吃定心丸。“大胆调,失败了也不怕!要胆大心细认真干!”王有良的话让攻关小组坚定了生产调试的信心和勇气。一点一点调参数,调一次就观察四五个小时,同时不断缩小参数区间,就这样,经过调整,精度问题顺利解决。现在调整氧气量,曲线不再“龙飞凤舞”、大起大落,基本保持一条直线,已经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记者手记
当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往往成为解题的枷锁,而主动转变思路,从新的角度审视问题,则更容易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善累积,将一步步铸就通钢上坡求变、涅槃重生之路。我们要弘扬炼铁事业部这种大胆破局的思维,善于总结攻关经验,通过以点带面不断促进指标优化、生产顺稳,为通钢公司打赢二季度经营生产翻身仗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