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在血脉中的“热辣滚烫”
发布时间:2024-04-01 16:59:21
科学家心声
上学时老师讲: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长大后才明白:运动之因是能量,从此,几十年与能源工作相携相伴。
伴随着中国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首钢完成了十余年的搬迁调整,我个人也有幸亲历了这一世纪征程,完成了人生蜕变,从一个能源“小白”成长为科技骨干,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恩,感谢这个时代,感谢首钢,感谢领导和身边的同事及朋友们!
从山到海,豁然开朗;双碳双控,海阔天空!我将以个人微薄之力,肩负起首钢降耗、节能、减排之重任,率领团队,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为首钢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动力能源既要满足供应,又要避免放散,更要合理用能”“动力能源的各种介质都有自己的数据,数据被赋予时间、空间等物理属性就成为了信息,大量信息才能构成系统”“动力能源专业跟钢铁流程的所有工序都打交道,我们不能仅从一个维度来看待数据和信息,因此,要讲‘三论’,即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刚刚获得“首钢科学家”称号的李杨,谈起动力能源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充满热爱和自豪。这种刻在骨子里、奔腾在血脉里的“热爱”,是最核心的事业驱动力。
三十五年来,李杨扎根冶金能源领域的科研、技术、设备管理等工作,主持、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的系列重点科研课题,他所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显著提高了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了首钢科技进步及节能减排。“认认真真干好本专业就一定能成为专家。”李杨朴实地说。
“追风逐水”动力人
1988年夏季,李杨从西安交大流体机械专业大学毕业后,入职首钢动力厂。在风机厂房的高温环境里,李杨戴着安全帽,脸颊淌着汗水,查管道、拧螺丝、钻炉膛、爬汽机,记录下一个个参数、绘制出一张张图纸。动力厂是为钢铁生产主流程提供“风、水、电、气”等充沛“血脉”的地方,李杨在一线埋头实践,从技术员、专业员、科长干到厂长。他早已认定,“为企业创造价值”是自己要奋斗一辈子的目标和梦想。
那时,动力厂的风机总是故障停机,一停就影响高炉生产。聚焦企业重大需求攻坚克难,李杨责任在肩、义不容辞。针对首钢北京地区的高炉鼓风生产实际,李杨带领研发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技术难点,主持了“高炉拨风保护装置”的研发工作。他们在高炉普遍采用“单元制”供风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各个单元之间的联通保护装置,发明了国内冶金行业首套高炉拨风系统。该技术成果形成了国家专利,在当时首钢北京地区共制造、安装了三套系统,六年间取得经济效益3483万元,后续在迁钢、京唐等地推广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各种赞誉纷至沓来,但李杨始终脚踏实地,不曾懈怠。当时,动力厂风机循环冷却水管道有一部分埋在公共绿地下一米处,运行过程中发现水压不断波动,且逐渐有下降趋势。班组维修职工和车间技术员怀疑管道有渗漏,但因为它埋在地下,不容易准确找到漏点。大家一时犯了难:地下管道长有几百米,从哪儿挖起呀?而且基于相关环境管理规定,公共绿地也不能大面积随便开挖。
李杨那时担任动力厂厂长,每天早七点先到调度室,然后组织召开早调会、分析数据,会后再到现场,难题很快就被他迎面“碰”到了。李杨沿着管线,一边走一边看一边琢磨,来回走了好几趟。一群人跟着他从头走到尾、又从这边走到那边,走得莫名其妙、疑惑不解,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厂长要干啥。这时候,李杨忽然停下脚步,指着绿地的一处说道:“就挖这里!”大家顺着这个地方,只挖了办公桌那么大一块面积,很快就发现了漏点:随着挖开的绿地,在压力的作用下,管道里的冷却水正一小股、一小股地往外冒。
从查找漏点、发现漏点到解决问题,只用了20分钟。围了一圈的人们说:“真神了!你怎么知道挖这里?”李杨告诉大家:“我来回走的时候,注意到这块地方的草明显比其他地方长得更茂盛一些,又绿、又高、又壮,所以我判断,漏水点应该就在这儿。”当时在现场的首钢动力厂青年技术员、如今已担任京唐公司循环经济中心主任的汪国川说:“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经验积累,见微知著、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本质,这就是科学精神,而且这种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我。”
从1988年到2004年,李杨在动力厂干了16年。这十几年,正是首钢钢铁主业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激发出干部职工无穷的干劲和热情。李杨说:“我们赶上了钢铁大发展的好时代,能够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同时逐步实现技术强企的梦想,这是很幸福的事。”
“抬杠专家”干大事
严谨求实,是科学家所必备的品质,追求技术上的可靠性,也是李杨从事科研的第一准则。科研不容马虎,但出发点却可以很有趣,李杨主导的很多科研技术项目都源于“抬杠”。
在动力厂时,现任集团总工室副总工程师朱伟明和李杨就是好搭档。两人在一起聊天没别的,话题永远是动力能源。2011年,当时朱伟明任股份动力部部长,李杨在京唐任副总经理。一次会议之后,老搭档又碰到一起。朱伟明说起股份新投产的150兆瓦CCPP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发电效率更高。李杨出于严谨,认为行业内都没有这样的先例,这方面的实际经验属于空白,对此持怀疑态度。你一言我一语,两人激烈争论起来,朱伟明见说服不了李杨,气呼呼地走了。
又过了十多天,他突然接到李杨的电话:“走,一块上现场!”两人决定到股份电力厂CCPP现场去,到底是什么情况、谁说得对,让现场给出答案。其实,之前的争论引起李杨高度重视,他用十多天的业余时间,翻查书籍资料,反复学习思考,已经消化掌握了相关信息,上现场属于“有备而来”。在股份电力厂CCPP现场,朱伟明陪着李杨,认真仔细查看实时参数、发电效率等数据,不时驻足分析、交流探讨。扎扎实实地走了一圈之后,李杨对朱伟明说:“你赢了,你说得对,效率确实高!”
回到京唐后,李杨召开专项会议,缜密研判、深思熟虑,决定上马京唐的CCPP发电工程。他和团队创造性地开发了“水电共生”工艺技术,利用钢铁流程余能,在国内外首次投入运行180兆瓦改进型CCPP发电装置,在国际上同级别CCPP机组中效率最高,联合低温多效海淡装置所建立起的高效能源梯级利用工艺系统是国内、国际首创。
“抬杠抬输了,李杨认着;但抬赢他更不容易,没有严谨的思维、扎实的数据,别想说服他。”朱伟明表示。京唐能源与环境部党委书记凌晨和主管设备的副部长王津明补充道:“李杨不仅在技术上爱抬杠,还有各种奇思妙想,有时他的想法很‘出圈’,我们都跟不上。”同年大学毕业、同年入职首钢,始终与李杨在动力能源系统并肩作战的京唐能源与环境部主任工程师、首钢级技术专家张立伟这样评价李杨:“既大胆设想又谨慎验证,他对事业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
关于“就技术问题经常性的争论”,缘于多年合作共事的默契,朱伟明、张立伟、汪国川、凌晨、王津明等人早已习惯。朱伟明表示,“我们都坚持这个原则,那就是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反之,如果不这样做,设备和产线就会出事故、会影响企业生产运行的效率和效益。”
正是这种科学精神,推动京唐从建设之初,走上“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双碳双控”发展之路,并且坚持不懈。除了京唐CCPP发电工程,李杨还凭借技术实力、带领团队创造了一系列“海上钢城”的能源奇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们创造性地开发了“热膜耦合”工艺技术,建造国内单机规模最大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位列世界第四,联合膜法浓盐水海淡装置所构建的热膜耦合工艺系统是国内、国际上首次工业化实际应用的海水淡化工厂。
他们取消钢铁厂传统的加盐软化工艺处理方式,利用先进的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大规模生产除盐水,首创勾兑回收工业污水并作为回用水源,构建全厂性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钢铁工业水资源优化利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们建成钢铁企业全过程监控、全介质能源调度、全区域环境监督的一体化“能源环境管理中心”,既要“循环”、又要“经济”,京唐能源环境管控系统实现“电、燃、热、汽、水、气”全天候的优化平衡,达到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目标。
…………
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迹可循。李杨在事业上的成长与成功,与首钢钢铁主业的搬迁调整和技术进步,总是紧密相依,而京唐十年,对李杨的影响最大、获益最大。
一方面,促进认知层次的不断攀升。从对口支援首秦、迁钢再到建设京唐,在几个生产基地摸爬滚打,李杨的认知和实践能力逐步提升。李杨通俗易懂地举例说:“比如发电机放在老厂区,大家不会问为什么,因为在‘师傅的师傅’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但如果把它放在京唐,因为京唐建设之初起点很高,我们要和全世界最先进的供货商讨论,为什么摆在这儿,是技术先进还是工序优化?一定要讲出道理。”李杨表示,原来这种约定俗成的问题甚至根本不会产生,但随着在几个钢铁基地、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逐步往上走,特别是在京唐我们要与世界级的选手共舞,自己的视野、层次和水平也就提高了。
另一方面,培养从无到有的创新能力。李杨说,把京唐“能源环境运行中心”设计建设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冶金能源环境管控系统,是大家的共识,当时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我们要干最好的钢企,要做最好的系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把科技设想和图纸变成现实、被实践所检验和证实,为企业发展赢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李杨看来,这就是获得感和幸福感。
向“新”而行再出发
李杨不仅是科技高峰的“攀登者”,更是首钢科技与管理创新工作的中流砥柱。2014年至2017年,任职首钢集团副总工兼总工室主任期间,李杨牵头统筹、组织了多个钢铁科技项目,为集团钢铁主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17年至今,李杨担任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不断突破自我,向“新”而行。在他的倡导下,首钢工程领导班子提出目标:“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知识密集型’工程技术公司”。
为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李杨和首钢工程领导班子带领干部职工加快推进体制变革、产业发展。他们深入分析工程技术行业发展的趋势,积极适应首钢集团钢铁和城市综合服务商两大主导产业并重和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深入推进体制变革。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行业公司为主导、以业务资源公司为支撑、以区域投资公司为协同、以专项投资公司为突破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另一方面,他们加强公司治理,深入推进管理机构变革。按照“集权—授权—分权—监督—评审—再集权”的PDCA循环管控模式和“大部制小单元”“管办分离”管理理念,整合优化首钢工程职能管理部门职责,搭建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形成业务管理(业务账)、经营管理(财务账)、决策管理(管理账)、风险管理(合规)、知识管理(能力)“五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推进公司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着力打造组织结构适应、组织模式合理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李杨认为,企业的创新都是在管理下实现的,落后的管理很难产生先进技术,管理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使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更有效率,对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近年来,李杨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环境创新、观念创新,使创新和管理深度融合。
一是抓项目。以项目为最基本生产单元,按项目营销、项目执行、项目善后三个阶段推动工程项目的流程管控,以提升营销利润率、执行利润率、善后利润率为评价目标,建立了新的项目运营管理体系,制订了市场营销、设计优化、项目进度、项目资金、项目清算等系列管理硬措施,初步建立了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项目管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抓转化。首钢工程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第一竞争力,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近五年来,完成科技开发课题立项321项;申请专利803项,授权541项。组织完成国家级课题4项。荣获省部级奖146项;首钢科学技术奖31项。各分子公司不断提升科技研发的成果转化能力。冶金分公司围绕“双碳”、“双控”、节能减排等方向进行技术创新,在大型带式焙烧机球团、高牌号取向硅钢加热炉、非高炉冶炼等技术上取得突破;能源环境分公司聚焦冶金绿色化发展方向进行技术创新,在环保创A、海水淡化、双超发电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建筑市政分公司聚焦工业技术向建筑市政领域的延伸,在工业遗存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园区规划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云翔科技公司聚焦智能化运输装备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了技术与产品的迭代。
三是抓市场。为了加强国内外市场开发的整体协同,首钢工程建立起市场开发部、分公司市场营销部、各投资公司协同配合的市场营销体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深耕老客户,拓展新客户。经过多年努力,公司营业收入逐年提高。冶金分公司率先实现了外部市场合同超过集团内部合同;能源环境分公司在稳定首钢内部市场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行业环保领域“新赛道”;建筑市政分公司在服务好首钢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向国内建筑市场延伸和海外高端度假建筑项目市场的新突破。
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提升,是检验、推动企业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李杨和领导班子带领干部职工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使首钢工程提前实现了“十四五”发展规划中“进入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总包排名前60名”的发展目标。
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探索创新永无止境。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李杨还有更加深入的思考,研究着长远的方向规划。“未来,动力能源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如何让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度融合?”“下一步,首钢科学家还将干些什么?”等等问题,萦绕在李杨的脑海中。
在李杨看来,钢铁企业是一个系统的“物质流”,即用“能源流”推动“物料流”,同时产生“排放流”,这三方面的过程和系统耦合成了“物质流”。他详细解释道:“一头是‘能源流’推动物料,一头是物料被使用后转化排废,要做到降耗、节能、减排,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就得靠不断地提高效率,持续的技术创新。”
集团提出,“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对此,李杨倍感认同,也深受启发。“比如京唐的海水淡化和发电余热,之前就没有啥联系,依靠技术创新关联上,就形成了‘界面技术’。发展界面技术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流程整体运行的稳定、协调,实现紧凑化、连续化和高效化。”话锋一转,李杨聚焦目前工作岗位,“从管理学角度看,这个‘界面技术’同样适用于首钢工程,这就让我们的‘系统集成服务商’定位更加明确,从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铸就新质生产力。”
从潜心技术研发到管理运筹帷幄,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到思索培育新质生产力,瞄准行业未来趋势、企业发展所需、专业技术前沿,李杨在获得“首钢科学家”的新起点上,正整装待发,再接再厉!
纵横山海,是双向奔赴的美好;从厂到园,是梦想飞驰的脚步。现在,李杨带着首钢工程的重要客户到首钢园参观,总会这样介绍:“搬迁之后,这里虽然没有了钢铁产线,但我们持续专注于老旧改造、城市复兴,钢城已经蝶变新貌!”站在三高炉俯瞰,李杨指着石景山的方向,总会声情并茂:“山脚下,老首钢图书馆回廊和立柱上方写着三个大字‘动力厂’——我最初到首钢工作的地方!”
这个视角,是首钢人“爱的视角”,它承载着奋斗者的青春记忆、难忘岁月和前行足迹;这些内心独白,是首钢科学家李杨的炽烈情怀,奉献企业、执着坚持、追求创新,如同澎湃奔腾的动力之源,不因时光湮灭,永远热辣滚烫!
智圆行方 履践致远
坚定梦想中开启能源之钥,历经磨难中创造能源奇迹,他心无旁骛地守护着渤海之滨那一片充沛丰盈的“血脉”之地,在充满傲骨、不断超越、志向巅峰的探索征途中,乘风破浪、赓续前行。
首钢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数不尽的科技创新人杰,不断重复地站上科学与极限的交叉点,为百年首钢筑起丰碑。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李杨早已将己之梦系上首钢梦,认定了“动力能源”就是自己要奋斗一辈子的事业和梦想,并用“出圈”的奇思妙想、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经验积累,冲破着一道道险阻、冲向一座座高山。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李杨的路走得坚定、走得精彩,为首钢年轻一代铺就了奋进的阶梯。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