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钢要闻

奔涌的“第一动力”——首钢京唐技术创新工作新闻调查

发布时间:2023-08-07 16:46:4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显得尤为重要。京唐把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列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步入高质量稳健发展时期,牢牢把握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聚焦效率、效益,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着力打造高端产品的差异化、特色化,紧紧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企业进步。

2023年,集团领导围绕“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到京唐专题调研时强调,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京唐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追求极致,持续做优产品,强化管理、提升效益。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冶金奖50项,北京市科技奖15项,河北省科技奖20项。

一场全员积极参与的创新大潮在海上钢城汹涌澎湃……

植以机制合力 增强技术实力

创新是发展的引擎,那么创新体制机制就是这个引擎的“点火开关”。

一直以来,京唐始终把抓技术、抓创新作为谋发展的根本之道,坚持从顶层设计、谋划长远的高度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强化科技对公司和品牌发展的引领支撑。注重科技创新体系,技术中心在“一院多中心”的平台下,开创了京唐开放式、多层次、高效率的科研创新体系。制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强化科技项目绩效管理,建立从科技项目立项到科技成果推广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同时,实行季度评审,提高研发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科研人员薪酬管理实施方案》,健全科研人员薪酬激励管理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京唐的技术创新体系得到了有机延伸。

在京唐,创新投入已经覆盖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科研载体平台建设等生态链上的所有环节,年度科技投入总量占营业收入比重始终保持在3.5%以上,为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京唐紧密跟踪行业先进技术,大力鼓励技术创新,发挥技术中心、专家工作站、校企合作等平台优势,以技术创新带动工艺突破、成本降低、产品升级,开展技术攻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创新一直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实施技术创新时,对标已有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必不可少。

“开展对标工作,与自身比看到进步,坚定了继续提升的信心;与标杆比看到差距,表明了持续缩差的决心;坚持以数据说话,‘真对标,对真标’,树牢了争创一流的恒心。”记者在制造部采访时,负责对标工作的副部长刘鸿明说。

京唐不断优化对标评价机制,特别是2023年,围绕“打造极致效率、追求极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优势”的目标,开展从用户到用户的全流程、全要素对标缩差工作,对标指标扩充至199项,涵盖了质量、成本、交货期、效益等维度。在“达标率”的基础上,设置“扩差率”和“缩减率”,就如同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对标评价的标准也不能只有“达标”和“未达标”,“扩差率”和“缩减率”的引入将对标成果更加细化,也更直观地反映了进步及差距。“不同于以往采用固定的标杆,今年我们把上年的指标作为基准,动态更新目标值,持续推进‘公司、部门、作业区’三级对标机制,开展‘T级五档指标’内部对标评价,对各项生产指标进行管控,使目标值更加贴近实际,对标结果也更有参考价值”,采访中,制造部技术管理室主任田贵昌说:“为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今年我们将挂牌督办机制引入对标工作,按对标内容分为长期挂牌和短期挂牌,将可以快速改善、快速取得成果的项目通过短期挂牌督办实现快改快赢。”

技术创新对标可以使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同行业优秀产品进行对标,从中吸取经验,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使企业处于更有竞争力的优势地位。经了解,今年1—5月份,京唐56项对标指标114次突破纪录,制造端对标指标达标率比年初提高8.1个百分点;用户端指标缩差比例比年初提高12.6个百分点;全流程O5板命中率较上年平均提高0.53个百分点。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京唐在创新发展的同时非常注重人才发展战略,持续抓好人才工作落地,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持续营造敬才、爱才、护才的良好氛围。

京唐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全面实施人才工程。

落实“首钢科学家”相关管理政策,带动、激励各层次科技人才创造更大价值;强化业绩贡献与能力提升导向,稳步实施工作业绩累积制管理,有效应用于三支人才队伍晋升激励;深入推进首席制管理,设置首批首席工程师岗位,关键核心领域人才激励措施更加强劲;建立高校毕业生差异化培养与激励机制,让优秀人才共享政策福利,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技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人,把‘体系、制度、资金、平台’四股线捻成一根绳,最大程度发挥和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京唐技术中心主任徐海卫说。

做好技术创新工作,既要发挥科技创新主体和主导作用,也要充分调动各部门、各条战线工作者的力量和热情。只有充分发挥全员创新能力,才能迸发出推动公司整体向前的巨大力量。京唐分层分类建立机制、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畅通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扎实推进“青蓝工程”,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公开报告会,“传、帮、带”效果更加明显。

“京唐要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创新。‘铁前降本、钢后增效’的急迫需求,对我们的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徐海卫感慨地说,“科研人员要人人争当科研特种兵,以‘协同、创新、求真、引领’的要求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以现场、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超越、引领为目标,在产品结构优化、重大工艺提升、系统降本增效、关键质量攻关、智能绿色低碳方面践行‘及时、高效+创新、引领’的定位要求,争做行业领跑者,提升京唐的核心竞争力。”

发挥平台优势 创新多点发力

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在企业,没有技术创新,发展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京唐坚持技术领先打造核心竞争力,依托“一院多中心”研发体系,发挥创新平台协同效应。组建专家工作站、推进QTI管理、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京唐充分发挥这些载体平台作用,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组织职工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创新活动,一大批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激发了职工岗位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效能。如今,京唐的创新如火如荼。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造技术创新引领优势,培养领军人才,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京唐以专家工作站为平台,结合“蓝精灵”项目,聚焦京唐重大技术需求和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有序推进各类科研项目。经了解,京唐的专家工作站就是将眼前及长远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专家工作站高效地组织起来,科学统筹、系统施策。与此同时,通过师带徒的形式,使一批高技术人员快速成长起来。京唐现有吴胜利、康永林、王新华、张福明四个专家工作站,他们分别围绕铁前、钢轧、炼钢、高炉炼铁专业,以课题攻关为依托,以创新为支撑,以团队建设为载体,服务生产实践,提升工艺装备,推动技术进步,实现人才成长。

记者来到今年5月份刚刚揭牌的“首钢科学家张福明工作站”,了解到科学家工作站将结合京唐炼铁生产现状和需求,通过创建技术团队,聚焦“长期顺稳、经济高效、低碳冶炼”高炉炼铁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科学家工作站的首批弟子、炼铁作业部设备工程室副主任于占忠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工作站已经确定了5项攻关课题,每个课题都有具体负责人,我们将在科学家张福明的指导下推进项目实施。科学家除了每月的现场指导外,日常还会通过微信群与我们交流项目进展情况,在线为我们答疑解惑。”

谈到专家工作站的成立,徐海卫说:“专家工作站聘请的都是行业知名教授,当前,工作站团队在专家的带领下,以‘蓝精灵’项目为抓手,能够帮助我们研究解决生产上的瓶颈问题,输出更多的创新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工作站对于技术人才的培养,这是我们建立专家工作站的长远目的。”专家工作站成立以来,先后培养出董相娟、滕召杰、钱瑞清等青年科技领军人物。

改善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思想先行、贵在行动”,京唐以这个QTI(QuicklyTotalImprovement)理念为先导,倡导“改善不嫌小,改善不畏难”,开展全员改善,激发全员创新动能。

京唐的QTI改善,是基于学习实践6S、六西格玛、TPM等工具方法,借鉴先进企业精益管理做法,结合自身特点而形成的。十年来,京唐通过长期探索,建立了基于全员的快速改善体系,重点围绕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和不合理问题,实施改善提升;注重引导全体员工结合岗位实际和专业管理,通过不投入或小投入解决现场问题。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京唐职工改善参与度达到95%以上,共输出改善成果20余万项。“改善即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浓厚氛围在这里尽显。“完成自身岗位工作可以获得积分,而且获评优秀提案、优秀课题后可再次获得更多积分,如此一来,在激发职工参与改善积极性的同时,还提升了职工改善的荣誉感、获得感。”京唐运营规划部精益管理室(QTI推进办公室)主任赵世杰说。

走进京唐,创新的气息迎面扑来。2022年8月4日,以“创新筑梦、共赢未来”为主题的首钢京唐“职工创新节”拉开帷幕。职工创新成果展、创新工作交流会、大国工匠讲堂、职工发明大赛等系列活动林林总总;2023年6月14日至15日,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推进会暨北京市工业(国防)工会创新工作室联盟授牌仪式在京唐举办,京唐王保勇创新工作室名列联盟名单。

京唐大力营造人才驱动创新、创新引领发展的浓厚氛围,从2012年开始建设创新工作室,目前共有创新中心3个、创新工作室60个、创新小组176个。创新工作室侧重发挥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领军作用,开展更高层次的创新。高技术人才创新工作室以技术专家或者专业骨干为领军人物,瞄准行业发展需求及前沿技术,深入开展研究和攻关,不断掌握新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王保勇创新工作室定位于汽车板前沿技术追踪,为公司锌铝镁等高端汽车板研发作出了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以工匠、技能操作专家等为领军人物,瞄准生产现场需要、解决现场问题,同时传承自己的技能技艺和职业操守,提升一线职工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打造蓝领创新团队。再如陈万忠创新工作室的成员都是一线门机司机、指吊工,他们按照“人人都是发明家”的理念,通过小发明、小创造解决现场难题,近两年申报专利110项,获得授权43项。

镀锡板事业部胡娜创新工作室开展科研攻关,实现了0.19毫米减薄红牛铁的行业首发,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奥瑞金辽宁、广东、江苏三大基地认证的企业。炼铁作业部刘文旺创新工作室针对大比例球团技术,定期组织技术学习和技术交流,助力高炉高效低耗稳定运行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徒弟钱瑞清今年被评为京唐十大杰出青年。钢轧作业部荣彦明创新工作室通过理论培训、仿真操作、VR排故等多种手段,将轧钢工的培养周期从3年缩短为1年,成立两年多来,培养了16名高水平轧钢工,他们全力保障着MCCR产线平稳运行,荣彦明本人今年也获评北京市大工匠。热轧部张维中创新工作室建设了钳工实训平台,每月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技能竞赛,先后培养了5名首钢集团机械点检员大赛冠军,张维中本人也逐步成长为首钢工匠、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

采访中,记者得到一组数据:2012年以来,首钢京唐创新工作室共完成课题攻关2971项,解决现场难题5956个,创造经济效益超8亿元。在京唐,每一项技术创新都体现在生产稳定、工艺优化、质量提高、节能降耗水平的提升,这里蕴含着京唐人的心血和汗水,见证的是京唐坚定不移走创新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京唐大力鼓励技术创新,持续打造技术领先优势,2022年研发投入3.85%,开展科研攻关62项,2023年开展技术攻关74项。持续推进自主创新,2023年上半年,申请专利369项,授权专利178项,截至目前,京唐共持有有效专利1950项。2022年以来,京唐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3项,其中一等奖3项;职工2项发明获巴黎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成果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特等奖。

技术创新应用 推动转型升级

“企业做强做大,就要根据市场需求、差异特色,实施创新驱动、技术领跑,以获得明显的效益和产品转型升级。”采访中,京唐制造部部长袁天祥说。

适时拿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是企业生存之本。多年市场磨炼,京唐人深谙这个道理。

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良好的科技研发环境,以及完备的科技研发体系,使京唐科技创新步伐持续提速,促进了一批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技术创新项目的推进,进而推动了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推进了京唐转型升级的步伐。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内9Ni钢市场随之持续向好。京唐抓住契机,果断启动了低温容器用9Ni钢研发工作。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9Ni钢被誉为“钢板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内外业界公认的高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高利润空间钢种,耐受最低可达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广泛应用于低温运输船、液化天然气储罐等超低温压力容器的关键部位,生产技术工艺极具挑战性,国内唯有少数钢企具备生产能力。其间,首钢一级科学家周德光亲自挂帅、统一协调,组织制定集试制、认证、供货于一体的推进计划,各相关部门高效协同。

记者在技术中心采访时了解到,为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力量,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技术中心实行派驻制度,将技术人员采取挂职的方式,派驻到不同的生产岗位,解决技术难题。张学峰就是技术中心派驻到中厚板事业部挂职主任工程师的技术人员,回忆起当时开展9Ni钢试制生产时对记者说:“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通过攻关,我们快速解决了氧化铁皮、翘皮、压坑等一系列质量问题。”他们与首钢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一起,针对9Ni钢生产重点、难点,制定出涵盖炼钢、轧钢、热处理等工序在内的全流程技术方案,最终生产出的9Ni钢板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剩磁等各项指标完全满足客户要求,京唐9Ni钢实现批量供货。“现在,京唐围绕中厚板已经建立了以9Ni钢为引领的容器类产品大纲,进一步拓展了京唐品种钢范围,拓展了高端产品市场领域,提升了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张学峰表示。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挂职就是一次深入一线调研的机会。”技术中心在热轧作业部挂职主任工程师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博士李晓林说,通过对现场工艺的深入研究,让自己的技术与现场实际生产实现了有机结合。在世界首条多模式全连续铸轧产线MCCR投产过程中,李晓林博士团队先后开发了700—980兆帕级别高强钢,并攻克了1.2—1.5毫米规格高强钢扁卷及980兆帕马氏体钢成形开裂的难题,为当前国内外无头产线生产的最高级别的钢种。在热轧,他带领团队成员瞄准商用车市场细分领域,研发了500—800兆帕系列桥壳钢产品,实现桥壳三种成形工艺产品的全覆盖,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其中,700兆帕机械胀形桥壳钢实现国内首发,并获得2023年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

京唐坚持创新驱动,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高炉大球比冶炼技术路线,经过刻苦攻关,三座高炉冶炼的入炉球团矿比例最高达到70%,引领行业发展。该技术荣获2021年全国冶金科技一等奖;建成国内首例白灰窑尾气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应用到转炉顶底复吹系统,替代底吹氮气、氩气的使用,成为国内首家实现二氧化碳炼钢的企业,每年减排二氧化碳5万吨。该项目被列入河北省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纳入河北省第一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试点项目;建成世界首例“燃—热—电—水—盐”五效一体高效循环利用系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效率达到47%以上,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0万吨。该项目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技术被列入工信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党的二十大“蝉翼钢”明信片成为社会热点,首钢制造的硬实力在小小明信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记者来到镀锡板事业部,副部长莫志英说,如今,高强、减薄、高延伸的镀锡产品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绿色、减薄、高性能是“蝉翼钢”极薄系列产品的极致追求。京唐积极发挥设备、工艺和技术优势,大力推进极薄规格DR材(二次冷轧材)产品的研发生产。“蝉翼钢”生产涉及炼钢、热轧、冷轧等多个主流程大大小小300多个工序,有着上千个质量控制点,技术难度可想而知。“我们采用了虚拟FGC技术,不仅解决了极薄规格带钢生产过程中的穿带、大跨度及起停车问题,更打造了极薄产品竞争优势。”镀锡板事业部产品室技术人员吴明辉说。其间,他们还攻克了力学性能、板形和表面质量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实现了一次次突破,蝉翼钢最薄达到了0.07毫米。如今,京唐“蝉翼钢”产品成功进入文创领域,在2023年5月21日联合国设立的第四届“国际茶日”上,“蝉翼钢”制成的艺术茶罐文创产品登上国际舞台,被作为官方礼品赠送世界各国嘉宾。

在京唐,技术创新还深深嵌入到了数字化、智能化领域。京唐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系统、装备、管理等实际,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建设。基于5G、GIS、模型运算、图像识别等智能技术,冷热轧智能排程,中厚板多工序生产计划优化,智能物流管控平台,无人仓储、自动卸船机、道路监控、智能安全平台等智能场景建设……记者获悉,京唐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拥有了67个子系统,数据实际利用率提升至95%以上;系统平台接入点增加到近6万个;实现端到端数据延时小于2毫秒,全面实现工序多专业、多部门系统作业和信息化管理,打造了“统一平台、多级融合、流程闭环、协同管控”的智能化运行平台。“未来已来。京唐将践行‘绿色、智能、创新、价值’的理念,充分利用智能远程集控、AI人工智能、机器视觉、AR远程协作、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积极推进数字技术运营、智能生产制造、智能物联客户服务、智能集控绿色安全等方向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以‘效率、效益、价值’为核心,加速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将京唐建设成智能化钢铁厂,发挥区域引领和行业示范作用。”京唐信息化计量部部长郭亮说。

市场是产品的试金石,好的产品只有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和生命力。2022年,京唐坚持产品高端定位,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产品系列,全年开发新产品120项.。2023年上半年,开发新产品51项。

掌握市场主动权,技术是核心。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生死搏斗中站稳脚跟,只有快速适应环境,分析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记者手记:

●企业的目标定位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追求。首钢京唐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紧密跟踪行业先进技术,大力鼓励技术创新,围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全员创新,持续激发公司发展活力,靠的就是勇争一流的远大抱负,靠的就是挑战自我、不畏艰难的拼搏勇气。方向明,才能决心大、措施实、收效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只有树立远大志向,以全面实现“四个一流”目标、建设最具世界影响力钢铁厂为己任,敢于争先、敢于创新,企业才能不断缩小与先进一流水平的差距,不断取得新突破。

●企业创新贵在持之以恒。创新永无止境。首钢京唐十余载的创业创新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持续奋进的历程。创新不能一劳永逸,不断追求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前提。开发新产品、改进老产品,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敢于投入、善于投入,才能实现新的跨越,引领行业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抢占制高点。

●创新重在以人才为本。人才是企业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首钢京唐始终坚持“人才促进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理念,利用多个平台,引导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开展主题创新活动,并使之常态化、深入化,营造出鼓励职工大胆干事、敢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迸发出来。京唐的经验启示我们,要搭建平台,充分释放人才的创新价值,给人才以创新的舞台;要放心放手,充分调动人才的创新主动性,给人才以创新的动力;要强化激励,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使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公司声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