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工匠精神 争做有追求的职工——记“北京大工匠”、京唐钢轧作业部MCCR作业区精轧操作工荣彦明
发布时间:2023-05-12 16:59:59
【人物档案】
荣彦明,男,汉族,1987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为首钢京唐钢轧作业部MCCR作业区精轧操作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国企楷模·北京榜样’十大人物”“首都市民学习之星”“首钢工匠”等荣誉称号,享受北京市政府技师津贴。从业15年来,精准操作,轧制过程零失误,编写了130余项操作方法,命名最佳操作法4项(一等奖3项),授权专利11项,发表论文4篇,获得全国发明展银奖和铜奖2项。
【工匠心声】
能够获得“北京大工匠”殊荣,我心里非常激动,也充满了感恩;感谢首钢为我搭建平台,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帮助,感谢家人们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与付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一如既往做好技术攻关,围绕解决现场技术难题、提升产品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等目标开展工作,针对制约产线的重点难点课题反复冲锋,为MCCR产线取得更大的成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京唐创造更大价值,为实现钢铁强国梦不懈奋斗。
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是他努力实干的见证,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明亮的轨迹,他是荣彦明,被誉为金牌轧钢工。
挑战极限 轧制精品
2008年,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的荣彦明成为京唐热轧作业部一名顶岗实习生,参与到了2250热轧生产线的建设之中,出于对知识匮乏的“本领恐慌”,他分秒必争提技能、学本领,练就了“眼、心、手”合一,“快、准、稳”轧制的基本功,入职6年,便在技能竞赛中夺得了北京市轧钢状元。
“只有不断挑战极限、追求极致,工作才更有意义。”这是荣彦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高难度轧制的钢种生产,对工艺路线、设备精度、生产操作都是极大考验。荣彦明凭借着对轧钢精湛技能的执着追求,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第一个轧制出高强度汽车用钢;第一个轧制出SPA-H极限规格集装箱板;第一个轧制出出口瑞士的高表面等级的汽车外板。
创新突破 敢为人先
2018年,世界首条多模式全连续铸轧生产线——MCCR生产线项目落地,作为金牌轧钢工的荣彦明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建设之中。由于MCCR生产线为世界首例,许多解题方法需要突破性的思考,毫无经验可借鉴,调试过程异常艰辛。为了快速突破调试瓶颈,荣彦明与建设团队成员夜以继日扑在产线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快速变厚控制、动态窜辊、负荷分配等一系列外方专家都难以破解的技术难题被他们逐一攻克。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仅用了两年时间MCCR产线便完成了达产目标。
MCCR钢卷卷形是产线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无头轧制重点研究课题之一。荣彦明与技术团队深入研究影响卷形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夹送辊辊型等解决了薄规格头部碎浪难题。同时,积极开发层冷冷却模式、投入塔形修复设备,极大降低了扁卷和塔形发生率,塔形返修率从5.47%降低到1.44%,为MCCR产线外观质量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MCCR产线攻关的过程中,京唐公司搭建了以荣彦明为领军人物的创新工作室,团队攻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线投产以来,曾经多次尝试薄板坯领域极限规格(0.8毫米薄板)轧制,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荣彦明等人并没有气馁,而是通过深入分析制约薄规格稳定轧制的不利因素,最终锁定了造成板形缺陷的原因。为了解决卡脖子难题,荣彦明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开展了专项攻关,通过制定薄规格轧制过程中拉速控制规则,优化活套控制程序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轧制中心线波动造成跑偏问题。同时,轧机治水攻关团队深入产线,开展设备改造,突破设计瓶颈,独立摸索出一套适合现场轧制状态的轧辊冷却方案,提升了带钢温度和轧辊冷却的温度均匀性。在各攻关组的协同努力下,轧制0.8毫米规格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啃了下来,而这个过程总结出的经验《MCCR产线高效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也获得了首钢科学技术二等奖,MCCR产线制造能力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凝聚力量 助推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荣彦明深知团队整体技术实力的提升对于完全驾驭这条产线至关重要。他默默下决心:一定要借助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操作团队。编教材、定制度、练操作……为了加快MCCR轧钢人才培养,荣彦明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同事,培养了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对产线的顺利调试起到了支撑作用,并编写了《精轧机械培训》《无头轧制注意事项》等一系列教材,很多新职工只用1年时间就成长为班组的生产骨干。
“如果你在走一条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创新之路,要做好反复尝试的准备,直到成功。”为了吃透产线,荣彦明与团队成员深入研究探讨。铸机高拉速、无头轧制、长辊期与连浇炉数、薄规格轧制、感应加热器自主维护等30多项技术难题被他们逐个攻破,获得首钢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共10项,专利授权29项,获得京唐公司改善金点子奖、优秀课题和最佳操作法等群众性创新成果奖16项,专利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5篇,累计创效上亿元。
经过不懈努力,MCCR生产线各项指标不断取得新突破,月产量突破19万吨(超设计产能);平均厚度1.83毫米(超过设计2.17毫米);无头比例达到95%以上(超设计71%),最高轧制公里数231公里,最薄规格0.8毫米;连铸机最高拉速达到6.0米/分钟,通钢量居世界第一。
Copyright © 2003 shoug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3
中国·首钢集团 京ICP备12019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