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载高炉情——记首钢集团总工程师室技术室主任张思斌

发布时间:2024-01-15 16:50:01

“我三十多年来就为做好炼铁一件事,从没离开过高炉。”首钢总工程师室技术室主任张思斌扶了一下眼镜,眼神中充满了自豪与坚毅。

只要一提到高炉冶炼,张思斌整个人就神采飞扬,他娓娓道来每道工序的技术工艺、细节把控,三十多年的炼铁经历,高炉的一切已经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仿佛与他融为了一体。

炼钢炼铁也炼人。从北京石景山到河北迁安、秦皇岛、曹妃甸,再到山西长治、贵州六盘水、吉林通化、新疆伊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张思斌努力拼搏深耕一线,饱含着首钢老一辈炼铁人“顶破天花板才能见青天”的豪情壮志;他“与炉斗、争自由,摸脾气、找规律”的一招一式,打出了促进首钢炼铁一业多地蓬勃发展的“组合拳”;他将“高效、低耗、优质、长寿、环保”作为追求,在火热的高炉冶炼实践中淬炼出独门绝技,让首钢炼铁核心技术金字招牌更闪亮;他以创新为引领,推进极致效率、极致能效、极低成本的行动,是在炼铁主战场上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张思斌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高炉大修及炉况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组织各类停开炉次数达50余次。他奔忙于各地马不停蹄,乘坐的“海陆空”交通工具里程数已达到20多万公里,足足可以绕地球5圈。

张思斌1968年生人,1990年北京钢铁学院大学毕业到首钢试验厂工作,1992年调入首钢炼铁厂。在炼铁厂,他一路从副工长到工长,从副炉长、技术科长到炉长,再从炉长到厂长助理,首钢炼铁的岗位他蹚了个遍。辛勤的付出也让他在职业生涯上收获满满——先后获得“全国冶金行业技术能手”“首钢劳动模范”“首钢技术带头人”“首钢先进职工”等一系列荣誉和称号。最近,又再次担任了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组织开展的“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的评委。可以说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炼铁技术大咖。

刻苦钻研 越经磨砺越发坚韧

上世纪60年代末,张思斌出生在北京皇城根下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因为父母工作原因,他从小一直在山西洪洞县农村老家,跟着伯父一家一起生活。

“农村孩子吃过的苦——割草、放羊、摘棉花……我一样没落下,还都能干得像模像样。”张思斌谈起自己的童年,感慨万分。那时候个子小、力气小,每天打完草装到筐里要背回家就是在“闯关”。草比筐高,筐比人高,自己背不上肩,必须让大一点的小伙伴帮着抬一下送到肩上。甭管离家是三里还是五里,只要背上了,中途就不能停,一停下来这筐草肯定就背不上去了。汗水湿透了衣襟,肩膀勒出了血印,汗水跟伤口一接触钻心的疼。小小年纪,他硬是能一口气把草背回家里。农村生活的磨砺,练就了他钢铁般坚韧的毅力。

5岁左右,张思斌开始跟着堂姐一起上学。虽然岁数小,但老师讲的内容,他都一字不落地记在心上。每次考试,成绩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伯父家的墙上,张思斌“模范学生”的奖状是最多的。9岁回到北京上学,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他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高中时还被评为北京市级“三好学生”,考入北京钢铁学院矿冶系冶金专业。1990年毕业后,分配到首钢试验厂炼钢车间工作。

刚毕业的青年,意气风发,干劲儿十足。在首钢试验厂炼钢车间、技术科分别担任值班长、炼钢工艺专业员,负责试验厂炼钢工艺技术工作。为了补充专业知识,张思斌带着问题一有空就往图书馆跑,从下班一直泡到夜里十一、二点。理论体系的完善加上勤奋刻苦的实践,研究成果如期而至。其间,他先后独立完成6吨转炉氧枪喷头扩径改造、转炉快速化渣、留渣冶炼等技术工艺创新项目,使炼钢日产量大幅提升。业务上的精进、政治素养的提升,组织上发现了这棵“好苗子”,1991年将他发展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正当张思斌踌躇满志打算在炼钢领域大展身手的时候,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起来。当时首钢炼铁生产出现了滑坡,公司抽调专业骨干力量,组建了200余人的培训班支援炼铁。张思斌响应组织的号召,不久就被安排到北京四高炉担任副工长。

离开了辛勤努力了两年的炼钢专业,干起了“两眼一抹黑”的炼铁专业,着实让张思斌有些着急。但真正走上炼铁炉台的那一刻,走到副工长岗位上时,他心底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又起来了。“别人能干,我就能行”“要尽快掌握岗位技能”的想法更加迫切坚定。

盯看水、查上料、装炮泥、清铁沟,每天下来都是一身臭汗两脚泥。整不明白的就翻资料,数据关系对不上茬的就请教岗位老师傅。勤快、用心的张思斌引起了首钢炼铁老前辈,当时四高炉冶炼工程师齐树森的注意。能够获得青睐,一是因为齐老的“眼见为实”,另外还有“神秘力量”的加持。齐老特意向试验厂的工程师张继惠打听了张思斌的表现和情况,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开始有意识地手把手带着他整理数据、分析炉况、组织生产。这也是时隔很久之后,齐老才告诉张思斌的一段“故事”。

岗位工作更加得心应手,陌生的高炉在张思斌面前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他发现,炼铁是一门很深奥、很精彩的科学,这更勾起了张思斌追求探索的兴趣。在老师傅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工友们的支持和肯定下,张思斌鼓起了在炼铁事业上“一猛子扎到头的干劲儿”。

实干担当 扎根一线迎难而上

2003年末至2004年1、2月份,首钢炼铁厂一高炉炉况失常,治理恢复炉况给公司及炼铁厂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影响。在严峻的形势下,张思斌接任了一高炉炉长。

上任之初,曾有人跟张思斌说:“放着铁厂技术科科长不干,干啥去接一炉的烂摊子。”但他并不这么想,既然厂党委委以重任,即使再困难,也应当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当时张思斌的妻子在家待产,但为了尽快扭转失常局面,他常常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坚守在高炉上,以便掌握炉况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及时抓住趋势和机会,尽快使炉况恢复正常。

2004年2月21日,爱人临产让张思斌陪着上医院他都顾不上,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他才处理完高炉的事,匆忙赶到医院。说来也巧,医院这边儿子顺利降生了,厂子那边也传来了高炉利用系数升上2.0的消息。这意味着,他和他的团队历时40天的努力,彻底扭转了长达数月的高炉失常。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他看来,“高炉”也是他的孩子。这两个可爱的“宝贝”仿佛商量好了,要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给这个敢闯、敢担当的汉子,安排一场人生中最为难忘的“双喜临门”。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虽然高炉炉况已经走上正轨,但张思斌时刻不敢掉以轻心。在他的办公室,除了一高炉的监控画面,二、三、四炉的监控信号也被他引了过来。有人知道这个情况后,开玩笑地说:“一炉‘炉长’,给自己封了一个‘厂长’。”可张思斌却说:“多看各个炉子的动态和长处,才能看到自己炉子的短处,才能更好地超越自我。”在他担任一高炉炉长期间,一高炉的产量、长寿、消耗、稳定性等技术经济指标位列国内同立级高炉前列,首钢一高炉被公司誉为最稳定顺行高炉,2005年,张思斌被评为首钢劳动模范。

迎接挑战的日子,不仅在北京,也同样在秦皇岛。

2007年是首秦公司铁、钢、坯、材全流程贯通后完整运行的第一年,成为秦皇岛市工业企业第一利税大户,适逢中厚板产品市场风口,简直就是首钢的一台“印钞机”。然而高炉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出现炉墙粘结导致炉况波动、高炉稳定性差、高炉利用系数长期偏低的难题。

为进一步改善提高首秦公司炼铁生产的稳定性,2008年,集团委派张思斌赴首秦公司炼铁部担任炼铁部副部长、部长。他看着经常反复的炉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从料仓到炉顶、从炉基到炉身,不知跑了多少遍。

经过详细测算和调研,张思斌决定改变高炉长期以来中心重、边缘过分疏导的局面,转化为中心开放、边缘适当疏导的装料制度和煤气分布。推进之初,他的意见立即遭到了反对。“之前也尝试过,一直没走出去”“现有方式运行,也打出过高产”的呼声最为强烈。

“已经背上肩的筐,绝对不能放下来!”童年在农村背草时的场景浮现在眼前,推进优化方案的信念更加坚定。张思斌耐心地跟大家作工作,跟上料技师、大班长等生产骨干详细说明了当前存在的产量不高、风量不够、焦比偏高、顺行不好的成因,以及针对首秦高炉匹配中心开放式煤气分布的科学依据。虽然调整有风险,但不能总让高炉因为失误再过“苦日子”。随后,张思斌制定了12项针对症结的改造措施,布料延时控制、料空信号设置、布料溜槽角度校核、槽下筛分控制、增加气动闸口、筛子空振时间等升级改造一一得以实施。扫清了外围障碍,张思斌开始大刀阔斧地调整,探索出了适合首秦经济炉料和多品种低焦炭质量的高炉冶炼制度,取得了长期稳定的高炉生产局面。

历时五个月,高炉运行状况明显改观,原来锯齿状的风压曲线被平直直线代替。2009年,更是打出了首秦两座高炉日产8200吨的最高纪录,直到停产前也没有被超越。

执着专注 服务现场马不停蹄

在2012年入职集团总部总工程师室的十余年里,张思斌多次牵头组织、参加集团铁前科技项目推进工作,不仅指导首钢多地高炉炉况快速恢复治理及高效稳定运行,还实现了伊钢高炉全球团稳定冶炼及固废资源再利用,化解了因环保政策导致“无米之炊”的困境,保障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干好高炉炼铁要讲科学。高炉、原燃料、热风、喷煤、煤气量等这些环节、指标,牵一发动全身,包含了动力学、热力学、化学冶金三传原理,能精通其中机理,厘清表象之下数据的内在交互协同关系,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那真是神奇的19天。”2016年,股份1号高炉长期受炉缸圆周工作不均匀、原料质量波动及基本制度匹配等因素的困扰,高炉长时间处于低产高消耗状态。张思斌紧急赶赴迁钢,通过对炉内温度、压力和历史趋势的对比分析,迅速将问题锁定在风量控制、煤气分布和炉缸活跃度上。统一了炉况治理思路,坚持优化上下部制度匹配、提高炉缸活跃度、强化筛分和出铁管理,高炉负荷由4.42提高到5.09,2016年下半年,减少损失2200余万元。

2021年,通钢2号高炉失常,经过多轮的调整收效甚微,炉内温度监测变“红”的愿望迟迟没有实现。张思斌马不停蹄赶赴通钢。刚一到工厂,他就立马上了高炉,拿数据、看曲线,通过反复对比历史趋势和关联现象,排除了炉缸问题,将问题锁定为炉墙结厚。张思斌将矿批、出铁、筛分环节进行精密布置,通过严谨的计算,以及加焦炭、调整布料,人为造可控热气流的方式,将顽固的炉墙粘结逐步化开。第三天19点30分开碰头会,还没过20分钟,值班室工长跑到会议室高兴地喊道:“炉体温度全‘红’啦、温度上来啦。”一周之内,炉况恢复到正常水平。

虽然高炉看着像个黑匣子,但不能蛮干,调整高炉失常,就像给病人疗伤看病,只有找准病根,才能更好地开方子、调节奏。判断问题不准确,往往是因为对数据分析得不透彻。采取的措施效果不明显,往往是因为存在固有思维,甚至造成束手无策。

首钢股份炼铁作业部部长助理许佳说:“当时进行1号高炉指标攻关,我刚干两三年的炉长,对高炉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甚至对基本的调整都产生了怀疑。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搞技术要讲科学,工业生产不仅需要技术路线正确,更要现场设备精度可控。”

通钢炼铁事业部部长朴喜海说:“我们调了20多天,炉子不见起色。他处理炉况失常,五天风量就恢复到80%的水平。早晨5、6点钟肯定就到现场了,采取的措施更结合通钢实际情况,效果也很明显。2022年、2023年,我们炉子的状态明显好转了。通钢高炉的数据,都装在他心里,他措施得当、水平高超,而且非常敬业,让我们十分敬佩。”

合力攻坚 组团出战争分夺秒

东奔西走处理炉况失常的路上,既有伊钢的炉缸冻结风口出铁的果断拍板,也有水钢的炉内悬料发展边缘的按部就班先易后难,都是值得称道的经典案例,其中长钢出铁平台翘起引发炉况失常的处理,更是在张思斌的带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生产秩序。

“真是难忘的48小时。”张思斌谈起他们临时组成“高炉救援小分队”,与长钢共同努力,终于使长钢8号高炉恢复顺稳运行的情景仍十分感慨。

2022年4月的一天,刚刚完成检修的长钢8号高炉开始点火送风,高炉新增建的出铁平台突然被顶起,影响出铁口正常使用。为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长钢采取停风的方式控制事态。集团总工室、股份、京唐、首钢工程公司等技术专家通过视频会议了解事发前后的一系列过程。张思斌闻讯准备启程赶赴长钢,协助完成保障高炉顺稳运行任务。他联系股份和京唐的技术专家,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一起前往长钢解决问题,但是受到疫情防控的限制,两地专家暂时无法出行。

技术研究院领导提出技术研究院钢研所副所长、从事炼铁专业多年的宋静林可以安排协助工作。随后张思斌又找到了有着丰富炼铁经验的65岁退休技师李树春,一同参与此次任务。一支“高炉救援小分队”火速成立。张思斌请人帮忙照顾好家中82岁脚部骨裂的老父亲和备战高考的孩子,立即与宋静林、李树春带上核酸检测证明,自驾车奔赴长钢。经过8个多小时的辗转,终于到达长钢。

张思斌带着宋静林和李树春立即赶到高炉现场,三人顾不上身体的疲惫,立刻进入工作模式。他们向现场人员了解高炉最新情况,得知高炉重新点火送风后,由于高炉炉况不稳定,造成渣铁不流的现象,随后三人进入现场检查记录,一直忙到凌晨2点多才回宾馆。

4月14日7点,当张思斌一行来到例会现场时惊喜地发现,股份公司克服困难,派来了两名工艺技师和一名炉前技师,星夜兼程赶到长钢提供支援,“高炉救援小分队”成员壮大到6人。张思斌带着大家对当天高炉运行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未来高炉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炉况变化,以及需要应对的方法,“小分队”成员反复讨论,制定出炉况调整计划安排。

高炉重新点火送风进入运行初期炉况最多变,因此张思斌和其他5人商量决定两人一组,分三班对高炉进行实时监控,一旦炉况出现变化,都有专人及时进行分析调整。在监控过程中,张思斌除了对电脑上的各项高炉炼铁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研判,还不时在出铁时到炉前平台实地观察铁渣情况,综合各种信息反馈调整高炉各项参数。

夜班时,“小分队”监控人员依然认真观察分析炉况变化的每一个细节并作出相应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炉况变化的实际过程都在张思斌的预判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8号高炉炉况逐渐趋于稳定运行状态。张思斌说:“虽然我跟高炉打了几十年交道,但是每一次去解决高炉问题都不敢掉以轻心,看似简单的决定,哪怕出现一个微小的错误判断,都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所以作每一个决定都必须思虑再三,确认无误才能下达命令,这是我作为专业人员的责任。”

4月16日8点,经过连续48小时的奋战,8号高炉达到了标准运行的状态,完成任务的张思斌和“高炉救援小分队”成员看到结果都松了一口气,疲惫的状态一扫而去,露出了欣慰笑容。

言传身教 助力青年快速成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思斌在钻研业务之余,一直关心着周围年轻人的成长。一份浓浓的高炉情节,在他周围薪火相传。听到自己在首钢保持了10年的全国冶金行业技术能手排名纪录被时任首秦2号高炉副炉长王凯打破时,他兴奋地说,在技术业务上,仅自己行没有传承,即使个人有再高的成就,就人生价值而言,也是微乎其微。

或许自己也曾受过高人点拨,张思斌更不愿看到身边的年轻人虚度时光,更期待一批可塑之才能加速成长。一路走来,他带着当时北京一高炉的技术员霍吉祥写论文;他陪着当时北京一高炉的副工长程峥明一起熟悉设备参数;他领着当时的首秦二高炉工长王凯记笔记;他称赞着当时首钢京唐三高炉作业区技术员王喜元处理通钢3号高炉失常时提出的好建议;他跟着股份公司炼铁作业部一炉炉长许佳一起查仓下……曾经青涩的他们,如今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扩土开疆的业务骨干、核心人才。

恢复炉况,要算安全账,也算经济账。伊钢炉缸冻结,送风后出不来铁,渣铁忽忽悠悠逼近风口,这样下去,将烧坏风口造成经济损失,风口烧出,炉台将会变成一片火海。恢复慢了,多加焦炭的费用,等于把好几辆“奥迪”车往高炉里开的损失。大一些的炉子,每天的损失要到上百万元,这还没算铁水产量、公辅能源、钻头氧气管等备件材料方面的消耗。越是经营环境恶劣的厂矿,对快速恢复炉况的诉求越迫切。张思斌果断采取风口出铁的技术方案,仅用三天时间,高炉就恢复了正常。首钢股份炼铁作业部部长助理许佳曾在伊钢挂职厂长,他说:“风口出铁,只是在书上看过,安全上真不敢冒这个风险。当机立断敢拍板,需要胆识,更需要高深的理论基础。”

处理炉况失常,要跟时间去赛跑,不墨迹。恢复生产节奏,衔接上要严丝合缝,不冒进。每次处理完炉况失常,值班室都会成为沙龙聚集点,大家把问题写成小纸条,张思斌通览之后一一作答。临走时,还要“扶上马送一程”,结合具体炉况强调下一步的风量、风温、焦炭负荷的控制节奏。

在现有炉况下作调整,一招一式要有后手,不能走一步看一步,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水钢炼铁事业部副部长(主持工作)肖扬武中肯地评价说:“他胆大心细、认真负责,知识水平很高,处理炉况一贯用数据说话。全力减少处理时间、减少经济损失,是首钢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威望的专家,更是一位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独门绝技的炼铁大师,跟他出去治理一次炉况失常,顶我在办公室学3年的,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只要脚踏实地、乐于钻研、精益求精,每一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成长为术业有专攻的行家里手。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时时锚定人生坐标,与时代同行、与家国同心,就一定能够获得不竭的前进动力,铸就一番有意义的事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只要一气尚存,从不在征途上止步。”张思斌的老父亲77岁时,把写给自己的诗送给了张思斌。老人家是国内乌尔都语界的泰斗,这句话是其风骨的真实写照。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代表着对初心的执着坚守。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诠释着对理想的纯粹热爱。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彰显着对卓越的极致追求。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从不在征途上止步,张思斌——你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