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科技赋能未来 创新引领发展
发布时间:2024-01-05 16:53:00滚滚涌动的市场大潮激流澎湃。首钢京唐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从容应对,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观念为基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不断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勃勃生机。
2023年是打好首钢高质量发展基础收官之年。几年来,京唐以提升“内功修为”助力公司行稳致远,不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价值。秉承“三高”“四个一流”目标定位,坚持创新驱动、品牌战略、精益制造、精细服务,打造精品板材基地;聚焦“四个制造”,将“追求极致”作为长期坚持的经营方针;强化系统思维,精益管理,对标提升,全面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盘点京唐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这一战役成果,数据亮眼:
——以效益为中心,聚焦市场和用户需求,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23年高端领先产品、战略产品、EVI供货量大幅增长,镀锌、高强、外板产量相较于2020年分别增长49%、80%、64%。
——强化技术原创性和引领性,做精做优特色产品。锌铝镁汽车板率先在国内实现批量供货;热轧卷车轮钢连续九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厚板产品应用于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绿色奥运”“绿色首钢”的鲜明注脚;家电板适应“智能、绿色环保、超静音”发展趋势,实现全系列定制化生产,满足客户绿色低碳产品需求;热基锌铝镁产品在光伏支架领域迅速得到推广,先后与国内光伏龙头企业建立合作;首钢“蝉翼钢”明信片横空出世,向世界展示了首钢高端制造和绿色制造的良好形象。
——大生产秩序下管理新模式的快速建立,为全流程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制造能力奠定了基础。各工序加强组织,强化协同,将流程优势和产线潜能发挥到极致,铁、钢、材年产量连续创出历史新纪录。
——持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提供更多交互和自助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强化客户合作粘性。建成以“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共创价值”为特征的“首钢—客户”生态圈,实现诉求响应率100%,不断提升京唐品牌市场美誉度。
坚持技术创新和精品战略
提升核心竞争力
精心造就精品,品质引领未来。京唐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谋变突围,坚持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产品结构升级、渠道优化、质量改进,“制造+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结构升级,使京唐展开了一场品质革命,提高职工品质意识、严格质量制度、持续创新改进,实现了从生产合格品到生产优质品的根本性转变,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逐梦前行、足音铿锵。
坚定技术创新的信念和追求。京唐依托首钢“一院多中心”研发体系,打造“开放式、多层次、高效率”的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开展研究攻关。截至目前,京唐承担和参与国家级课题19项,完成大高炉大比例球团矿、二氧化碳绿色洁净炼钢、转炉大废钢比冶炼等一系列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汽车板、镀锡板、中厚板等产品不断向高端迈进,打造了引领行业发展的“硬实力”。
在冷系产品上,做精做好“高强、外板、新镀层”的汽车板产品和“绿色、减薄、高性能”的镀锡镀铬板产品,有序推进其他重点产品结构优化。汽车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面向国内外头部车企,打造锌铝镁全车身耐腐蚀品牌,引领行业发展;先进高强钢实现了技术突破,不断丰富产品供给;镀层外板持续开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进高强高延伸DR材产品开发及渠道拓展;家电专用板精冲钢拓展显著;涂镀板热基锌铝镁≥2.5毫米厚规格比例、酸洗板中汽车钢占比持续增加。
在热系产品上,打造中厚板和MCCR热轧特色产品。中厚板产品践行品质品牌高端化战略,高端品种研发及应用取得历史性突破,产品应用于首钢滑雪大跳台、全球首个漂浮式“风光渔”融合项目、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项目、国内最先进且起重能力最大的“5500吨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项目”。中厚板“品种质量+差异化”路线也不逊色,“更大跨度、更大承载、结构样式多元化”的特点在这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生产的美标容器板成功应用于东非原油管道储罐EPC项目,实现了国内原油储罐向国际高端建设市场的突破性跨越。开发9Ni钢生产最佳冶炼工艺,实现了现有条件下的高效脱磷技术,解决了脱磷、终点命中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进一步开拓了高端产品市场。MCCR极薄规格实现突破,板形控制、尺寸、卷形质量等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市场是产品的试金石,只有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产品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和生命力。多年来,京唐坚持产品高端定位,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产品系列,2020年以来完成产品认证698项,开发新产品502项,2023年开发新产品125项。
品质是产品市场生存的根本。“要想使产品实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过硬的产品质量。”质量工作涉及技术、制造、管理等多个环节,是一项整体性工作。基于此,京唐持续提高产品质量。从2020年开始,以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以SPC过程管理为抓手,建立铁钢轧全流程470余项关键控制点,动态掌握质量变异,及时识别、分析、解决问题点,减少异常波动,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同时,坚持“一贯制”管理模式,实施缺陷分级管理。以攻克产品质量缺陷为中心,建立公司技术质量奖励体系,强化正向激励,实施滚动式“摘挂牌”解决问题机制。同时,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深化对标管理,通过实施对标工作常态化、对标内容全覆盖,全面实现从对标到提升的跨越。京唐公司行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技术经济指标持续进步,由指标提升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愈加显著。
在实际运用中,围绕质量京唐还结合SPC建立健全工艺稳定指标和铸机、轧机、炉区等专项指标,通过深入实施,铸机液位波动、轧机温度、炉区气密性等参数得到明显改善,对产品质量一致性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钢京唐在质量体系管理上积极创新和突破,推进SPC深度应用,54项“按米评价”指标覆盖至18条主产线,占比20%;拓展SPC应用于钢后主产线所有班组;深化过程管控,结合对标管理及挂牌督办开展攻关。2023年,过程能力优良率持续向好,较年初提升8.5个百分点。以SPC为代表的过程质量管理实施经验被工信部评为“全国质量标杆”。在钢后系统,京唐结合废次降总指标和产品结构,以内部“十大缺陷”和1—5号镀锌线废次降率为两大抓手,开展产品实物质量提升攻关。坚持每日监控指标趋势,对趋势异常的缺陷立即发布提醒,组织团队分析异常点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趋势持续恶化。在推进高端产品增量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步提升,在产线提速、物料转产背景下,监控1—5号镀锌线质量情况,对发现的厚度波动、性能波动、过渡料增多等趋势采取对应措施,相关问题均得到及时有效解决,1—5号镀锌线废次降率比攻关前降幅达到19个百分点,月均可释放镀锌汽车板产能4500吨以上,在外板产量达到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全流程O5板命中率较上一年提升3个百分点。
产品价值要切切实实地体现到用户方。多年来,京唐以“精准服务”为指导思想,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整改闭环为抓手,持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建成以“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共创价值”为特征的“首钢—客户”生态圈,不断提升京唐品牌市场美誉度。依托产销研运保障体系,京唐将提高用户服务能力作为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的服务理念贯穿经营生产始终。根据汽车板产品、家电专用产品、热轧产品、中厚板产品等不同产品类别,从客户服务、产品产量、质量需求等方面建立战略客户“即时”响应机制,精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此基础上,延长服务半径,构建质量工程师“产品开发+用户技术服务”“一岗双责”制度,通过“重点用户+重点区域”的双重锁定,拓展用户服务辐射圈,以过硬的产品质量,为用户提供“贴心服务”。汽车板产品实行“一人一户”点对点式服务,将单一的“划块”式工作分配转变为以“重点用户+重点产品”的横向延伸,提高了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反应速度、整改效率也获得大幅提升。获得长城“2021年真心伙伴奖”、比亚迪“2022年特别贡献奖”、吉利汽车“2022年最佳合作伙伴”、一汽大众“2022年伙伴共进奖”等奖项。此外,还于2023年收到比亚迪“精益铸卓越品质,精心创一流服务”的锦旗。京唐获得海尔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常发集团突破创新供应商奖、苏州禾盛战略供应商,被中集集团、中铁山桥、奥瑞金、昇兴等多家客户评为“优秀供应商”。
京唐结合用户需求升级,将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长寿命作为产品的重点发展方向。基于全生命周期(LCA)理念推进生态产品系统谋划,满足高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及降碳目标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了LCA数据采集平台,利用GABI计算软件,通过数据采集、清单分析、模型建设、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等工作,可对各类产品进行LCA数据计算,满足客户碳排放数据需求,助推客户实现碳中和目标。目前,京唐超高强钢最高强度达到1300兆帕级别,产品主要供货于宝马、大众、比亚迪等客户。锌铝镁镀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可大幅提高产品使用寿命。依据镀层成分的不同,京唐锌铝镁涵盖低铝低镁、中铝中镁、高铝高镁产品,具备年产百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板、家电、光伏等领域。利用长流程工艺,组织汽车、热轧、酸洗、家电产品开展大废钢比试验,废钢加入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780DP级别高强钢实现三炉连浇及50%大废钢比单炉试验,配合全流程绿电综合降碳30%以上。
坚持追求极致和高效协同
提升整体规模效应
创新是驱动力,追求极致是发展之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京唐坚持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道路,聚焦“四个制造”,将“追求极致”作为生产经营方针的具体抓手,坚持“做大蛋糕”,紧盯重点、抓住关键,反复冲锋、向高攀登,推动企业整体保持高水平顺稳运行。
京唐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协调一二期生产,系统优化生产、工艺、设备、运输等全过程、全要素,把握整体平衡,加强组织协调,提升规模效应,构建市场主导下的协同大生产组织模式。
针对铁水资源分配,打破固有思维,依托智能化管控系统,实时监控铁包状态,精确计算和控制铁水输送,做到生产连贯、有序、精准。针对京唐内部板坯资源,以保交付和品种效益为导向,将板坯资源优先供应紧急订单和高利润产品,实现内部资源配置最优。
在铁前系统,持续推进一体化管理,三座特大型高炉实现长期顺稳运行,铁水产量连创新高。2022年,克服资源短缺及市场急剧变化等多重影响,依托铁前一体化平台,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采购原料,制造部严格制订入厂原燃料指标值及检化验标准,质检监督部加大对原燃料的检验力度,检验指标更加细化、标准、规范。高炉前道工序强化过程控制,保障焦炭、烧结矿、球团矿等入炉原燃料质量稳定,为高炉高效稳定创造条件。
在钢后系统,推进流程界面优化,提高产销匹配度,实现一、二期钢坯、热轧、平整资源共享,不断释放产能。热轧及中板产线提高资源转换能力,市场适应性进一步增强;优化4条平整线供料及生产组织,热轧及1750平整协同消化MCCR产线平整原料卷,平整线月产实现新突破;优化3条酸连轧及十八辊轧机产线分工,持续推进冷硬协同,冷轧酸连轧年产量实现新突破;对5条镀锌线施行“备、转、提、降”,持续发挥攻关效率,汽车板正品交付能力更加稳定。
2023年9月,汽车板订单量创历史新高,对产线生产能力提出全新挑战。制造部联合冷轧部、炼钢部等工序,按“备转提降”的四字方针,实时掌握镀锌线资源平衡、备料和报产情况,跟踪各工序整体备料进度;合理调配各镀锌线订单,实现镀锌资源整体平衡;镀锌产线整体提速达到3%;相关镀锌产线废次降率降低15个百分点,释放了3000吨以上的镀锌汽车板产能,镀锌产品产量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目前,三座高炉并行生产,不断发力;中厚板、MCCR优势互补,提高产品专线化生产能力;酸洗线充分利用新产线装备和基料优势,提升产品附加值,冷轧实现优质量、低成本、高产量,不断推进产品效益最大化。一、二期全流程产线配置更加齐全,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系统衔接更加平衡,协同优势更加明显,对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适应、越来越灵活。
高效生产,离不开技术支撑。京唐坚持以新技术、新思路打通全流程生产的“任督二脉”,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技术,为高品质制造提供保障。铁前系统深化产供研融合,保资源衔接、稳原燃料质量、抓瓶颈环节、精高炉操作,推进高富氧、高顶压、大矿批冶炼,强化关键指标过程管控。2022年以来,三座高炉焦炭负荷先后突破6.0,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46,在特大型高炉中处于领先水平。坚持讲科学、讲技术,不断积累总结大高炉冶炼规律,成功实施高富氧冶炼,富氧率达到8%以上。积极探索高炉高效、低耗、长寿运行技术,全要素开展降低入炉有害攻关,有效降低入炉锌负荷、碱负荷。攻克碱性球生产难题,完善了从原料管理到高炉冶炼的大球比冶炼技术体系,使入炉球比稳定达到55%以上。炼钢工序转变观念,一、二期转炉由“5+3”压缩到“4+2”模式运行,倒逼产线能力提升、生产效率提高,钢坯产能超设计能力13%。2023年四季度,炼钢部按照“封一保四”的模式组织生产,启用“大横班”管理模式,做到前后道工序通力配合。同时聚焦出钢口改造、滑板寿命延长、补炉效率提高等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延长出钢口、滑板使用寿命。通过优化补炉料配方、增加物料流动性等措施,缩短补炉时间。瞄准“快节奏、高拉速”目标,全面提高铸机拉速,连铸机常态化双向调宽生产拉速每分钟达到1.6米,在线调宽时间缩短了50%以上。热轧工序聚焦影响经营生产重难点环节,精准发力,多专业协同,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稳定、产品质量稳定、工艺控制稳定、设备运行稳定”基础,产能突破千万。通过开发长短坯切换程序、中间坯匀速冷却等多项新技术,解决制约产能释放的工艺难题,轧制节奏持续提升;加强日作业率分析,对影响作业率的所有因素,列入部级督办项目持续攻关,实现作业率稳定提升。产线轧制间隙进入25秒,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冷轧工序持续优化产线分工,充分发挥酸轧机组装备特点,突破轧机瓶颈,优化轧制参数和模型,两条酸轧产线年产量不断突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深挖产线潜能,强化工序协同,不断探索镀锌新工艺,推进锌铝镁和镀铝硅等新镀层产品生产。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强化CAPD闭环管理,持续推进SPC、PFMEA等质量工具进班组,推动高端领先产品持续增量和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五年来,冷轧高端领先产品量实现翻番,战略产品汽车板增幅比例达37%。中厚板工序以缩短轧制间隙为抓手,着力攻关制约产线达产达效的瓶颈环节,持续推进工艺调整,开发自动出钢时间模型,加快钢坯出钢节奏,缩短轧制间隙,提高小时块数。通过集中生产集中停、提高钢板轧制长度等方式,不断提升产线效率。通过优化自动化程序、利旧设备增加中间坯冷却优化等措施,推动产量和效率持续提升,年产量超设计能力42万吨。截至目前,中厚板双线年产量较设计能力提升22%。
规模优势为技术攻关提供了土壤,技术又推动企业更好地发挥优势,由此塑造了京唐敢于挑战、敢于突破的信心和韧性。
坚持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升精益运营水平
精益管理,不仅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提升企业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能力的关键举措。
强基固本,才能更好地保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首钢京唐牢固树立“精细、规范、协调、执行”的理念,全面落实精益管理要求,为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管理支撑。坚持创新发展,追求最佳效果,以强化制度、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应用精益化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员工素质等,形成持续改善和提升的长效机制,让精益管理真正落地生根。
精益管理来自精益生产。京唐着眼生产全流程,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再到用户,抓住关键控制环节,持续进行过程管理。加强产线共性技术管理、体系管理。实行集产品研发、技术标准、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用户服务、异议处理为一体的管理方式,通过提升产、销、研一体化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抢占高端产品市场。开展与先进企业全面对标,健全完善对标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了一贯制管理、用户管理、过程管理、重点指标四合一对标体系。从“效率、指标、成本”三个维度出发,瞄准先进企业,建立体系化、长效制的对标提升工作机制。以高炉顺行为基础,优化铁焦平衡,持续保持产能优势,通过优化配矿、配煤结构,推动原燃料品种替代降低采购价格。以极致能效为目标,降低燃料、能源消耗,铁水成本持续保持行业前五水平。特别是2023年,围绕“打造极致效率、追求极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优势”的目标,开展从用户到用户的全流程、全要素对标缩差工作,对标指标扩充至199项,涵盖了质量、成本、交货期、效益等维度,牢牢抓住“真对标、对真标,补短板、强优势”工作方向,找准潜力点和发力点,最终赶超行业标杆。2020至2023年,进步率、达标率、超越率均达到优秀水平。2023年1至11月份,63项指标214次突破历史最好水平,制造端指标达标率比年初提高11.9个百分点;用户端指标达标率比年初提高31.4个百分点。京唐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聚焦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本质化安全管理、安全信息化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逐步形成了公司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管理向科学管理、自主管理的全面转变。
近年来,京唐还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入精益管理,运用互联网思维,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工作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过程深度融合,聚焦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前沿技术探索应用,积极抢占5G、AI等新技术制高点,探索运营管理、生产制造、智能服务、绿色安全的工业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构建数字化转型发展引擎。在数字化运营方向,以产销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按照全产业链、全专业、全流程整体规划,业务流程优化的原则,打造全专业、全流程、全系统的高度协同新模式。以智能制造为驱动力,向生产经营各端点发力,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和管理效率。在智能工厂建设、大数据应用、智能检测装备研制等方面深耕细作,积极推动自主技术广泛应用,打造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精益管理不仅是对管理制度、工作方法的持续改善,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转变。早在2013年,京唐就借鉴先进企业精益管理的做法,导入六西格玛、6S等管理工具及方法,开启了精益化管理新纪元。2018年,统筹整合了QC、合理化建议等改善相关工作,以现场标准化管理、全员快速改善为核心,以精益教育培训、快速激励机制为支撑,最终形成了QTI精益管理体系。近年来,京唐重点围绕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和不合理问题,实施改善提升;注重引导全体员工结合岗位实际和专业管理,通过不投入或小投入解决现场问题。坚持向现状提问题、向改善要答案,厚植精益管理文化,推动QTI管理向“专业化、制度化、体系化”转变,不断提升与经营生产结合的紧密度。
以现场标准化为抓手,本质化治理污染发生源,培养高标准长期坚持的现场管理行为习惯。深度挖掘现场改善环节,强化改善工具运用,构建岗位精益矩阵,提升全员快速改善效能。瞄准流程高效、界面协同目标,适时开展命题改善,推进管理流程优化,促进管理效能提升。持续实施改善骨干、OPL点滴教育等多维精益教育培训,全方位培养精益人才队伍,助力“四个极致”目标实现。实施“改善骨干、点滴教育、云课堂、专项强化”等多种形式的精益教育培训,连续举办了14期QTI改善骨干培训班。累计培养改善骨干630名、六西格玛绿带1409名、黑带141名、中质协黑带93名、QTI专业内训师30名。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在京唐,一批又一批的职工骨干牢固树立起精益管理思想,掌握了改善工具和方法。他们不仅是精益理念的实践者,也是管理转型的推动者和示范者,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截至目前,职工改善参与度达到95%以上,共输出改善成果20余万项,形成“改善即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浓厚氛围,锻造了具备改善思维的人才队伍,培育了京唐特色的精益管理文化和群众性创新文化,淬炼了京唐品牌。2022年荣获国家管理创新二等奖。
精益管理离不开人,人是创造价值与效率的主体。京唐不断丰富拓展人才培训载体,构建了“四横三纵”的全员培训体系,畅通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实施“青蓝工程”,2020年以来,共建立师徒关系119对。系统化开展班组长分级培训,评选表彰“金牌班组长”93名。发挥“三级技能竞赛”优势,持续完善竞赛体系,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企业自主认定机制,通过自主认定,2740名职工取得不同等级职业技能证书,职工快速成长的长效机制更加健全。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当前,京唐正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坚持科技引领,推动改革创新,拼搏实干、砥砺前行,加快全面实现“四个一流”目标,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京唐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