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石景山 活力幸福城

发布时间:2025-01-09 09:07:15

加速焕新,彰显活力!京西大地上,处处涌动的精彩蝶变正沿着时间的维度书写石景山区的未来。

时光走笔、岁月成章。刚刚过去的2024年,石景山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立足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三区”定位,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两大战略”,统筹做好城园融合、产业融合、山水文化融合、治理力量融合“四篇文章”,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创新创造充满活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石景山区上下将美好的憧憬化作实干的行动,绘就了一幅向新而行、焕新发展的美丽画卷!

20250109_004_43798.jpg

产业转型 向新而行

作为北京首座生产大模型的“超级工厂”,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产业(北京)创新基地落地石景山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企业虚拟动点连续4年登上中国“VR50强企业”榜单,以技术赋能的《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网,过去一年,以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石景山区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全区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活力尽显。

2024年,石景山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5.5%左右;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90%,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5.5%,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5%;中关村石景山园全年收入达到4600亿元、同比增长3.3%,“1+3+1”高精尖产业收入同比增长8.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产业发展具备了更多含“新”量、含“绿”量和“科技范儿”。

过去一年,石景山区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产业积厚成势,智能算力中心首批200P算力点亮,启动超智算一期3000P建设,新增5G基站30座,实现五环内和服贸会区域5G-A信号连续覆盖;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暨中电科智能科技园“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全市首发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国首发数字人民币车险实名缴费解决方案。科幻产业加速崛起,科幻企业和机构突破200家,占全市科幻企业总数近三分之一,成为全市科幻产业“一核多点”中的“一核”,预计产业收入达5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强势起步,产业集聚区一期开园,入驻率达90%,3款大模型成功通过国家备案,预计产业收入达997亿元。工业互联网产业初具规模,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先导区入驻率超过90%,核心区一期建成投用,二期主体结构完工,2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预计产业收入达110亿元。虚拟现实产业快速发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20余家,运行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3D云渲染平台一期,预计产业收入达12.5亿元。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集聚人形机器人核心企业17家,启用未来产业育成中心,引进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建设深空探测实验室,落地生物医药成分分离与分析重点实验室,因时机器人荣登“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机器人公司TOP20”榜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牢固基石。全区完成120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出台13项惠企政策,“石景山服务”品牌不断擦亮;开展重点企业大走访行动,全年高效解决企业诉求1535项;加大京外境外招商引资力度,引入高精尖企业2213家、同比增长12.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近千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2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380家,全区高质量发展根基愈发坚实。

20250109_004_15798.jpg

城市更新 活力激昂

2024年12月31日,随着夜幕降临,石景山首钢园内华灯璀璨,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动举办的跨年倒计时活动,将节日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15万市民群众入园“打卡”,传递了首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折射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空前魅力。

2024年,石景山区坚持把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工作的战略重点,统筹推进以新首钢为引领的老旧区域更新改造,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载体空间,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

首钢四高炉升级改造为服贸会4.0场馆、首钢园煤仓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落地首钢冬奥广场和特钢园,聚焦首钢园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建设提速增效。完成新首钢大桥桥下公共空间改造,首钢老工业区(北区)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首钢园入选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和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园区积极引进“科技+”“体育+”业态,入园企业达到878家,科技企业占比超70%,SoReal科幻乐园入选国家首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和首批市级演艺新空间。从中国科幻大会、服贸会期间的产业汇聚,到2024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赛场的众星云集,贯穿全年的重大文化会展赛事活动纷纷落地于此,为石景山带来了流量,聚集了人气。

老厂新生、老城新范儿,石景山区老旧区域更新有力有序。2024年,打通老旧厂房加层利用审批路径,实施巴威·北锅等有机更新项目,带动“京西八大厂”乃至石景山区整体复兴。深化老旧小区改造“首开经验”“鲁谷模式”,全区“十四五”时期106个、55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工,实现“五年任务、四年完成”。开工建设29个老旧小区管线统筹项目,规范30个老旧小区停车管理;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100部、新完工40部,从“面子”到“里子”,从“硬件”到“软件”,老旧小区全面焕新,给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进第二水泥管厂宿舍、金顶山村地区搬迁腾退和黄庄村棚改。西部全域型城市更新项目入选住建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西部五里坨地区的首个社区型便民商业综合体——和美汇正式开业,京西地区新添消费“新地标”。

持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主体结构基本完工,地铁1号线支线(石景山段)、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西段)开工。衙门口西路等15条道路通车。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0公里、燃气管线105.7公里。

微信截图_20250116090547.png

山水融合 文化兴盛

元旦刚过,浓浓的年味已经在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上线”,树木装饰、主题灯饰挂满了大街两侧,扮靓的模式口老街,为冬日的京城增添了一抹色彩。

坚持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作为打造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抓手,石景山区持续推进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品质提升,推进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做好山水文化融合文章。

通过集中改造多项惠民市政设施、升级多处市民文化休闲空间、打造多个京西特色文化小微展馆、营造多组商业文化体验院落,推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活化利用,实现了15处景观遍布街巷、30座精品院落栖居老街、百余商铺临街而立的景象,为悠悠驼铃古道带来古韵新生。过去一年,模式口实现搬迁腾退46个院落,集展示、咨询、文创销售、休憩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启用,建成亮相模式口公园、万泉寺遗址公园,街区人流量突破600万人次。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北京第一通电村”红色电力展馆获评“北京地区类博物馆”。

2024年7月,北京首家元宇宙国潮沉浸式体验剧场《唐朝诡事录·西行》在石景山游乐园开业,迅速成为一款引领潮流、创新国潮的沉浸式剧场体验产品。过去一年,石景山区文旅体商融合成效明显,全区打造首钢园等8个特色消费融合场景,推出“焕彩石景山”等夜游产品,“诗意石景山”入选全国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承办全国2024年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飞览天下”获评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成立京西游戏创意产业联盟,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4家,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滋润着市民的精神世界。全区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同比增长14.5%。引入名家名剧名院等优质资源,推出文化馆艺术夜校系列课程,举办“古城之春”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1万余场,惠及群众371万人次。

擦亮生态底色,加快低碳转型。全区新增11处小微绿地、8.4公里林荫路和11处城市画廊,实现“揭网见绿”15.24公顷。花园城市加快建设,建成北辛安花园式示范街区,开放绿洲Park全龄友好型公园,绿色空间不断向居民家门口延伸。投用全市首个氢能供热示范项目。建成首程时代中心零能耗建筑,新建二星级以上标准绿色建筑104万平方米,推广超低能耗建筑2.6万平方米。首次应用“基坑气膜”技术实现全过程绿色施工,“绿牌”工地比率达77%。

微信截图_20250116090607.png

保障民生 托举幸福

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石景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在推进“治理力量融合”中绘就群众“幸福底色”。

过去一年,石景山区不断扩大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比例,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妥善解决,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社会保障扩面提标,44件民生实事和66个“惠民生·送温暖”项目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142场次,建成零工驿站3家,发放促就业资金2.4亿元,惠及1.7万余人;举办第五届创业创新大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亿元,带动就业岗位5494个。动态保障在册低保对象、低收入对象、特困人员,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新建4家社区级残疾人温馨家园,新增9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建成保障性住房2000套,公租房备案家庭总体保障率居中心城区第一。

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投用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新址)和京源学校老山校区,黄城根小学石景山分校正式揭牌,开通通学公交线路3条,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成五里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成区老年护理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晋级三甲医院,医联体考核连续三年全市第一。长护险累计保障重度失能人员5459名。建成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家,新建老年助餐点20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40个、托位700个,普惠托位率、公办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72.9%、66%,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完成区体育场、老山休闲体育公园升级改造,新增体育场地面积3.4万平方米,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实现全覆盖。

破解难题,让群众拿到盼望多年的“大红本”;“吹哨报到”,“最美上学路”为孩子们撑起一路平安。石景山区持续优化接诉即办“热线+网格”工作机制,主动治理50项区级“每月一题”等高频共性难题,办结群众诉求20.1万件,解决率达95.4%、满意率达95%,基层治理基础有效夯实。全区发布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物业管理“三率”动态实现100%。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聚蜂行动”,建成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友好楼宇”,有力推动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建设。

平安石景山建设不断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和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体制机制,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信访法治化经验做法入选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经验创新项目。

20250109_004_4798.jpg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担再出发。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市委正式把抓好“两园一河”联动发展、打造京西活力空间纳入全市战略布局,为石景山区进一步推进区域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全区将坚持在首都发展大局中推动各项工作,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石景山贡献!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