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提速 北京国企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1-02 08:15:0558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全覆盖,7家市属一级集团启动ESG报告披露试点……ESG是风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新规则。北京市国资委推动市属国企持续加快ESG探索,扩面提质取得显著成效。在向公众递出一张高质量发展“新名片”的同时,国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提升。
ESG是一种兼顾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而非单纯财务绩效的发展理念。ESG报告也被视作企业的“第二财报”。北京市国资委表示,ESG披露是国企接轨国际发展的一张“新名片”,能够让公众看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上市公司是经济转型的领跑者,ESG探索走在前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京58家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实现ESG信息披露全覆盖。ESG相关专项报告披露率达93.1%。在此基础上,2024年,北京还选取首钢集团、北控集团、京能集团、北京国资公司、北汽集团、北京电控、北辰集团等7家一级集团开展ESG试点,鼓励企业披露相关报告,进一步提升覆盖面。在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先锋100指数”榜单中,北控集团位居首都国企第一名;北控集团、京能集团的优秀实践入选国资国企社会责任十佳案例。
2024年8月29日,北京市国资委在京津冀三地联动举办的ESG中国·京津冀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布会上,发布《北京市属国企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蓝皮书(2023-2024)》,首次评出上市公司ESG“十佳案例”。京能电力、北京控股、北京汽车、北控水务、首创环保、北方华创、金隅股份、数字认证、首钢股份、昊华能源10家上市公司入选。
ESG重视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与高质量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ESG并非简单的一纸报告。更关键的是,从发展理念到落地实践,它将成为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2024年6月,《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发布实施,ESG在京落地进一步提速。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市国资委表示,将指导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标央企上市公司和行业标杆,进一步提升ESG信息披露水平,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ESG相关专项报告发布全覆盖,推动市属国企在全市ESG体系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上市公司ESG“十佳案例”
案例1 京能电力
实施“沙戈荒”光伏项目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京能电力所属宁东新能源公司承担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银东直流通道配套的150兆瓦光伏复合发电项目开发建设任务,项目秉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保障收益”的设计理念,结合地貌特点选用双面双波高效光伏组件,因地制宜选用平单轴跟踪支架+固定支架相结合的混合布置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采用新型“模块化”预制舱式升压站、优选稳定高效的组串式逆变器,加强项目全过程施工管理,科学高效组织施工,如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该光伏电站工程投产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264776.15兆瓦时。按照火电煤耗每度电耗标准煤326克,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86317.02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9167.86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519.82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2282.37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
案例2 北京控股
构筑长远气候韧性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气候变化已逐渐升级为全球核心议题。北京控股全面响应“3060”“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战略,积极主动采取行动,基于各个业务板块的特性设定科学且符合自身运营情况的减排目标,并将旗下北京燃气作为试点企业,采纳TCFD框架的管理建议和披露框架,开展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识别与评估,分析气候风险对价值链各环节的财务影响及实施成本并制定应对措施,进一步完善衡量指标与目标管理,建立长远的气候应对能力,提升气候韧性。
北京控股还抢抓绿色发展机遇,促进业务绿色转型。旗下北京燃气积极打造新兴低碳业务,重点发展新能源发电、储能、综合能源供热(冷)、氢能等应用前景广阔的新能源领域,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住宅供热项目、加氢站项目已在北京多个区域落地,逐步实现从“专注燃气”到“专注能源”的战略转型任务。
案例3 北京汽车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聚焦低碳转型
北京汽车公司依照TCFD框架建议,全面开展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分析,了解公司及行业未来趋势,制定了覆盖自身运营减排、供应链减排和低碳产品减排措施,持续践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公司结合实际情况与排放物管理目标,制定实现绿电使用量占比10%、减碳10000吨的年度目标。2023年度,公司废水、废气均通过处理达标后外排,废水、废气主排口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且定期开展第三方检测;危险废物均收集后交于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公司还将环境保护理念纳入产品的设计及研发过程中,积极研发绿色技术,投入有助减少碳排放的清洁科技、轻量化等技术持续改善动力系统和燃油效能,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排放,减少车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2023年全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 49.1%。
案例4 北控水务
未来新水务引领行业向未来
水务行业创新方兴未艾。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北控水务集团责无旁贷投身到行业未来的先行先探中,首次提出“未来新水务”计划,旨在为水务行业科技创新升级范式,为提升水务行业发展贡献力量,为北控水务集团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未来新水务”面向未来,确立了2025年、2030年两个重要时间节点,锚定三大发展方向,依托产业资源和力量,邀请“政、产、学、研、用”专家齐聚一堂,把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三界”耦合起来,开启行业探索未来新水务发展方向。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尝试,未来新水务逐步摸索出一套“龙头企业+专家网络”协同创新模式,以及高端智库与产业前沿融合互通的“顶天立地”的工作方法,并在行业发展引领、前沿战略研究、领先技术开发等方面获得卓有成效的进展。
案例5 首创环保
缓解资源压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为解决用水与发展的问题,首创环保集团依托科技创新提高再生水生产品质,提高市政、工业用水供给能力,通过管理降低企业自用水率、管网漏损率,综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用水压力方面,首创环保集团2023年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共有73个供水污水处理项目,累计处理污水量96521.39万吨,累计供水量达59948.52万吨,再生水处理量1842.37万吨,有效助力水资源短缺地区缓解用水压力。
首创环保还在大连打造再生水循环利用的样本,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与高效利用。应用于该项目的创新研发技术——551曝气生物和重力滤池处理技术的处理效率和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还被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评为重点实用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双膜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脱盐水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
案例6 北方华创
谱写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发展新篇
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被誉为“工业粮食”。北方华创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装备供应商,肩负着推动国内集成电路装备技术革新与产业化发展的重任。北方华创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不断的创新追求,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在多个细分市场实现技术领先,市场份额持续攀升。
北方华创始终坚守“全链条协同,全流程改善”的质量管理理念,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渗透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为确保每一环节均达到高品质标准,公司构建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了严苛的质量控制标准。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北方华创引入卓越绩效模式。该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过程管理与结果导向的有机结合,通过设定清晰的绩效目标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案例7 金隅股份
科技创新助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金隅集团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在落实“一高双赢三统筹”工作要求中的核心地位,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生态圈建设,为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基础、优化架构、凝势聚力。集团深耕“四绿一新”五大创新领域,发挥“综合体+生态圈”资源协同优势,聚焦新材料、“双碳”、数智化等方向,更好地服务集团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深化产学研合作方式,金隅集团精准聚焦主业、突出比较优势,主动承接高层次、高水平科研项目,持续配置资金、人才、应用场景等资源,探索“智力+场景+人才”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积极遴选、组织原创技术策源地申报,从1个策源领域扩展到3个策源领域,涵盖5个技术方向,初步形成一批技术攻关清单。
案例8 数字认证
完善ESG体系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领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认证持续推进ESG体系建设,以密码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推动ESG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ESG关键绩效整体提升,与利益相关方携手共创价值,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数字认证自上市以来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构建了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体系,连续6年荣获深交所信息披露最高A级考评。2023年,公司ESG管理、公司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员工发展、研发创新、客户权益、信息安全、可持续供应链、乡村振兴等可持续发展实践取得积极成效,ESG关键绩效全面提升。对标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系列准则和先进实践,公司全面梳理可持续发展工作进展多维度详实编制报告,于2024年3月底与年度报告同步披露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全方位展现了公司可持续发展成果。
案例9 首钢股份
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先锋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首钢股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技术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形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的首钢方案,开展低碳行动,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金名片”,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产品研发,发展绿色生产力。
首钢股份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形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的首钢方案。环保专业团队对标研究,综合分析在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运输、监测监控等方面存在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难点和关键点,确定超低排放升级改造100多个项目,在原有环保投资基础上,再新增投资,实施以“绿色行动”为主线的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将改造内容列入“首钢集团绿色行动计划”。
案例10 昊华能源
技术赋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煤炭行业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开展节能减碳的技术改造及新技术应用成为煤矿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构建低碳近零能耗矿区的必然选择。宁夏红墩子煤业有限公司根据矿区实际条件及用热需求,设计改造一套基于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回收热能技术的综合能源供热利用系统,最大化提取和利用矿井乏风余热、空压机余热、矿井水余热,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期间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更好地满足红一煤矿、红二煤矿供暖和节能降耗等需求。
余热技术取代燃煤锅炉,年节约标煤量13608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3612吨,年减排二氧化硫333.26吨,年减排粉尘量166.63吨。与采用蒸供热相比年节约运行费用2303.37余万元。项目的改造和实施,使得矿区的电耗大大降低,煤耗供热方式淘汰,极大改善矿区的环境状况,减少了乏风气体排放给工人带来的危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来源:北京日报